2025年北京老年医院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二批)(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2025年北京老年医院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二批)(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北京老年医院面向2025年应届毕业生招聘(第二批)(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自助行为是指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之后,为保全或者恢复自己的权利,在情势紧迫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它相应措施的行为。依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中属于自助行为的是()。

A.高某住在某旅店,住店5天未付房钱就要离开旅店去车站,旅店服务员见状揪住高某不让其走,并打报警电话

B.甲趁乙不在的时候将乙家的玻璃砸碎,乙得知后也到甲家中将其同样规格型号的玻璃砸碎

C.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李某,用匕首刺李某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李某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D.甲为救助自家和邻居被突袭而来的洪水所围困的财物,未经乙同意,使用乙的小船

【答案】:A

【解析】自助行为的定义要件:①权利人受到不法侵害;②情势紧迫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③依靠自己的力量;④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其他相应措施的行为。有一个例子,旅店服务员为得到应付的房费,保障旅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及时揪住了住宿者,这符合自助行为的全部定义要件,属于自助行为。有一个情形,行为人的情势并不紧迫,不符合自助行为定义要件中的②,所以不属于自助行为。还有一个情形,李某对陈某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超过了自主行为的必要限度,不符合自助行为定义要件中的④,不属于自助行为。另外有一个情形,行为人未受到任何不法侵害,不符合自助行为定义要件中的①,不属于自助行为。

2、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以下分类中正确的是()。

A.风俗﹑道德﹑法律﹑宗教

B.一般规范和社会设置

C.常规、原则、惯例和律令

D.大群体规范和小群体规范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社会约束力强弱的分类相关知识来对各选项进行分析。从社会约束力强弱的角度来看,风俗、道德、法律、宗教是按照约束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列的。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其约束力相对较弱;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行为规范,其约束力比风俗要强一些;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过教义、教规等对信徒产生约束,在特定范围内也有较强的约束力。所以这一分类符合根据社会约束力强弱进行划分的要求。一般规范和社会设置并不是按照社会约束力强弱来分类的概念。一般规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普遍适用的规则;社会设置是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二者与社会约束力强弱的分类无关。常规、原则、惯例和律令并非是根据社会约束力强弱进行的分类。常规通常是指日常通行的规则;原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惯例是指通常方法、习惯做法;律令一般指法令、法规,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按照社会约束力强弱排序的关系。大群体规范和小群体规范是按照群体规模大小对规范进行的分类,而不是根据社会约束力的强弱。大群体规范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群体,小群体规范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群体,与社会约束力强弱无关。综上,正确答案应是按照风俗、道德、法律、宗教的分类。

3、在下列做法中,符合举止得体要求的是()

A.态度谦卑

B.感情热烈

C.行为适度

D.举止随意

【答案】:C

【解析】举止得体形容一个人的姿态和行为得当、恰当、恰如其分。考点:职业道德与职业

4、《资本论》中提到:“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并非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物只是同种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恰恰相反,他们在交换过程中使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进而使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尽管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但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做的。”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角度看,这表明()。

A.价值相等是人们劳动产品交换的基础

B.价值规律对经济的作用是自发的永恒的

C.价值是反映商品波动的经济学范畴

D.人类劳动的交换以使用价值为基础

【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人们在交换中使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进而使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彼此相等。这体现出在交换过程中,价值相等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劳动产品能够进行交换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商品交换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价值相等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衡量和交换的标准。如果产品的价值不相等,交换就难以持续和公平地进行,所以价值相等是人们劳动产品交换的基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具有自发性,但并非永恒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和程度会有所不同,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经济规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不能说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永恒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7****2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ccccccccccc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