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26T 233-2022 大球盖菇冬闲田栽培技术规程.docxVIP

DB5226T 233-2022 大球盖菇冬闲田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05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DB5226/T233-2022

大球盖菇冬闲田栽培技术规程

2022—07—29发布2022—07—29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26/T233-2022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环境条件 1

5栽培种制备 2

6栽培管理 2

7采收 4

8档案记录 4

DB5226/T233-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贵州赛因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谌金吾、李琳琪、潘兴书、刘太昭、孙厚静、杨再云、蒙辉、陆玉胜、杨运春、蒋芳芳、郭显会、李星、谢永、王明鸾、李膳利、陈杰、杨俊春、胡庭坤、王杰、陆兰芳、王正文、黄燕、韦军斌、高红艳、杨胜江、尚斌吴清江、陆承云。

DB5226

1

DB5226/T233-2022

大球盖菇冬闲田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冬闲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种制备、栽培管理、采收和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冬闲田大球盖菇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5226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赤松茸,俗称粗腿蘑、益肾菇、彩云菇,因其形似松茸,又被称为“松茸菇”和“云茸”,是球盖菇科球盖菇属的珍稀食用菌。

3.2

冬闲田

秋收以后至次年春播前未实行种养的田地。3.3

发菌期

三级种播种后直至菌丝扭结成菇蕾的时段,属于食用菌营养生长时期。

3.4

子实体期

初级菌丝转化成次级菌丝/三级菌丝而扭结成白色幼小菇蕾,菇蕾逐渐长大的时段,属于食用菌生殖生长时期。

4环境条件

DB5226/T233-2022

2

选择向阳,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冬闲田,生产用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栽培种制备

5.1菌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强、广温、抗逆性强、出菇转潮快且适宜黔东南州栽培的品种。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规定。

5.2栽培种基质

74%的谷壳、25%的杂木屑、1%的碳酸钙按比例调配后,加水使含水量达65%~70%。

5.3装袋及灭菌

5.3.1装袋

将配制好的栽培种基质装入规格为(13.0cm~18.0cm)×(26.0cm~36.0cm)×(0.05mm~0.08mm)聚丙烯食用菌菌袋中,袋口处留出4.0cm~5.0cm;装好栽培种基质后,用环盖封住袋口。

5.3.2灭菌

将装好的菌袋进行高压灭菌,压力达到0.11Mpa~0.12Mpa,温度达121℃,维持2h~4h。

5.4接种

菌袋温度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接入,用种量按1袋原种接种30袋~35袋栽培种。

5.5菌种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袋放入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培养室要求宽敞、避光,室内温度保持在20℃~28℃。每周检查两次培养袋,发现发霉变质的菌种袋,及时拣出,集中销毁;20d~30d后,菌丝长满菌袋,即可播种。

6栽培管理

6.1时间

11月至12月。

6.2培养料的准备

6.2.1配方

a)玉米秸秆40%、玉米芯30%、谷壳19%、杂木屑10%、石灰粉1%;

b)玉米秸秆45%、玉米芯35%、谷壳19%、石灰粉1%;

c)稻草秸秆50%、杂木屑30%、谷壳18%、石灰粉2%;

d)豆类秸秆40%、玉米芯30%、谷壳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