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34
文津流觞年第期
龙年说“龙”——甲骨文里的“龙”
李娟山东省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
赵爱学国家图书馆
“龙”是中国神话吉祥动物,来源于上古图腾崇拜。关于“龙”的原型是什么动物,前
人有蛇、蟒、鳄鱼、蜥蜴、恐龙等说法。有学者根据“蟒”为“蛇最大者”及“龙”“莽”
①
二字古音相近等依据,倾向认为龙的原型为蟒蛇。根据上古对蛇的普遍崇拜现象,以及神
话动物形象多综合多种动物特征的通例,“龙”的原型为蟒蛇应可信,不过应该在蟒蛇形象
基础上也添加了其他动物特征。考古发现了大量上古“龙”相关文物。辽宁阜新查海遗址的
石块堆塑龙,早至8000多年前;出土商周铜器、玉器也有不少龙形器。目前所见最早的成
系统的汉字——甲骨文中也已有“龙”字。适逢龙年,我们结合出土文物说一下甲骨文中的
“龙”字。
一、甲骨文“龙”字的构形
甲骨文中的“龙”有、、、等不同写法。有构件的差异(上部构件不同),也有
字的左右朝向区别。甲骨文时期汉字尚未定型,有时甲骨上卜辞的刻写又追求左右对称,所
以甲骨文字形左右没有分别。甲骨文“龙”字最早是由著名甲骨学家、“甲骨四堂”之一罗
振玉考释出来。罗振玉对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龙”字的说解,提出“卜辞或从‘’,
②
即许君所谓‘童省’。从象龙形,其首……其身矣。”也就是认为甲骨文“龙”字是“龙”
的象形字。对照古代常见龙的形象,甲骨文“龙”字与大部分动物象形字一样,也是取“龙”
侧视之形,仅画出其形体线条,包括“龙”屈曲的身体、漏齿的大口等。对于龙首上的构件
“”,罗振玉并未指出是何形象,仅指出此构件对应《说文解字》所谓“‘童’省声”,
也就是说此构件为作为声符的“童”字之省(即仅留“童”字上部构件)。上述甲骨文“龙”
的几种写法,龙首上构件除“”外,还有“”“”“”等。这些构件到底是什么形
象,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中各种龙首构件中作“”形者,目前似乎仅见于国图藏甲骨26624
号(《甲骨文合集》4655)。
①单育辰:《甲骨文所见动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249—250页。按:“龙”与“蟒”古
音相近说明“龙”这个词可能来源于词“蟒”。
②
本文所引前辈学者对字形的说解,大多引自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龙”
字见该书第1758—1761页,下文所及“凤”字见该书第1706—1714页,下文不再一一加注。
32
20234
文津流觞年第期
图1国图藏26624(《甲骨文合集》4655)
前辈学者对于甲骨文“龙”字上部构件“”,以及“龙”“凤”二字上部共同的构
件“”(甲骨文“凤”字作“”,大多同音借用为风雨的“风”)曾作过一些分析,
并且多同时结合“龙”“凤”二字分析。叶玉森认为“龙”字“”“”构件“象肉冠”,
“凤”字上部为“象大鸟之冠省”;陈邦怀认为“”为“丵”字之省,并引《说文解字》
“丵”字的说解“丛生草也,象丵岳相并出也”,及段注“吴语不经见者为丵岳”,揣测说:
“卜辞中凤与龙字有从‘丵’者,盖以凤、龙不经见之物欤”;陈邦福以从“丵”的“仆”
(繁体字作“僕”)有依附之义,认为:“据卜辞龙、凤皆从‘丵’省,正有龙飞凤舞、群
从归附之谊。”李孝定认为陈邦福之说“说涉附会,殊不待辩”,陈邦怀之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