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台州市黄岩经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2025浙江台州市黄岩经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浙江台州市黄岩经开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我蹲在小径旁看蚂蚁过着怎样的生活。一只蚂蚁急匆匆地在高大的菊花丛间奔跑,我用一块石头拦住它的去路,它惊呆了。我以为它会绕开走甚至退回去,实际上,它很快就开始攀登这块石头。因为石头表面有一段比较光滑,它花费了很长时间,都没登上去。它哪里知道,这不过是小径旁边有个无聊的巨人跟它开的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它只记得有急事儿要办:在小径的那边发现了一块大大的面包,足够五十个家人吃上一天的;或者小伙伴被落下的果子砸伤,要找帮手来抬回家养伤······现在,这个随意的玩笑却给它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文中“无聊的巨人”指的是()。

??A:石头

??B:主宰蚂蚁命运的人

??C:小径

??D:放石头的“我”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中“无聊的巨人”出现在第五句话,重点观察前后文寻找指代对象。前文讲述“我”用一块石头挡住了蚂蚁的去路,故对于蚂蚁来说,“无聊的巨人”就是指代没有恶意放石头的“我”,对应D项。

A项,“石头”无法主动和蚂蚁开玩笑,排除;

B项,“主宰蚂蚁命运的人”不明确,在本则寓言中,主宰蚂蚁命运的人就是“我”,排除;

C项,由“这不过是小径旁边有个无聊的巨人跟它开的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可知,“小径”和“无聊的巨人”是两回事,排除。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园中虫思》

?

2、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通过横线前的“换句话说”以及横线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与前文句子和后文举例表达意思一致,前文阐述了诗歌面貌与作者人品关系不大,后文通过潘岳的例子说明具有卑劣行径的人依然可以写出高雅的作品,对应A项。

B项,“作品”表述范围扩大,文段核心话题为“诗歌”且“不是唯一要素”暗示下文会讲其他要素,后文只讲了潘岳的例子并未提到其他要素,逻辑不通,排除;

C项,“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很难,文段重点强调人品并非内心,与原文表述意思不符,且“创作领域”表述范围扩大,文段核心话题为“诗歌”,排除。

故本题选A。

?

3、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这句话意在强调目标对于执行力的重要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中的“造一艘船”是工作任务,雇人收集木头,分配任务就是具体执行任务,而激发对海洋的渴望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工作目标。文段的主旨在“而是”之后,想要造船,先要激发对海洋的渴望,即要完成任务,先要树立目标,再去执行。

对比结论。结论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符合作者意图。

故本题正确。

?

?

4、信号转导机制的发现,是在分子水平上了解幻觉如何产生的一条线索,但也仅仅是幻觉形成的复杂网络中的一条支路,更复杂的是,决定幻觉的网络很可能和决定其他情绪的网络重叠,有专家表示,毒品的使用也会使人产生幻觉,但也伴随着启动对神经系统的奖赏机制。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奖赏机制在情绪网络中的表现

??B:使用毒品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C:发现信号转导机制的重大意义

??D:产生幻觉的神经网络非常复杂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开篇引出信号转导机制有助于了解幻觉的产生机制,接下来通过转折词“但”指出“它只是幻觉形成的复杂网络中的一条支路”,即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并不是信号转导机制作用,而是幻觉形成的复杂度,随后通过程度词“更复杂的是”提出观点,决定幻觉的网络很可能和决定其他情绪的网络重叠,进一步表明产生幻觉的神经网络的复杂性。文段最后通过专家具体陈述点明奖赏和幻觉的神经网络有交叉。故文段意在强调产生幻觉的神经网络很复杂,对应D项。

A项,文段只是强调“奖赏和幻觉的神经网络有交叉”,并未提及“奖赏机制在情绪网络中的表现”,无中生有,且“奖赏机制”为举例子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毒品”属于解释说明的部分,为了解释前面观点“决定幻觉的网络很可能和决定其他情绪的网络重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18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3012300001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