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监测方案的制定(环境监测课件).pptx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监测方案的制定(环境监测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采样方法

;;采样方法

;4.1、直接采样法;4.2、浓缩采样法

(1).溶液吸收法

1)吸收液的选择

①对被采集物质溶解度要大或与被采集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快;

②稳定时间长;

③有利于下一步分析;

④毒性小,价格低,易购买,可回收;;(2).填充柱阻留法;(3).滤料阻留法

该方法是将过滤材料放在采样夹上,用抽气装置抽气,则空气上的颗粒物被阻留在过滤材料上,称量过滤材料上富集的颗粒物重量,根据采样体积可计算出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4).低温冷凝法

应用范围:

常温下难于被固体吸附剂完全阻留的一些低沸点气态化合物,所以用制冷剂将其冷凝下来。冷冻剂:

冰-盐水(-10℃)

干冰-乙醇(-72℃)

液氨(-183℃)

液态空气(-190℃)

;(5).自然积集法

降尘试样采集

①灰尘自然沉降量简称降尘,系指在空气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靠重力自然沉降落在单位面积上的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μm以上。

以每月每平方公里面积上沉降的吨数[t/(km2·月)]表示。

②湿法(应用广泛)

干法

③仪器:集尘缸

④湿法原理

空气中灰尘自然沉降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后,计算灰尘自然沉降量,即降尘量。;大气监测布点

;;监测方案的制订;一、大气污染监测的目的;二、调研及资料收集;三方案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2、监测站(点)的布设

2.1.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代表性;

(2)可比性;

(3)整体性;

(4)前瞻性

(5)稳定性;2.2.采样点数目

;2.3.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①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②网格布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③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④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⑤平行布点法:适于交通污染采样;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中数据统计的有效性来确定。;大气污染基础知识

;;一大气;根据大气圈中大气组成状况以及大气垂直高度上大气的温度变化,大气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离层和散逸层。;2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主要由O2、N2和稀有气体组成。在近地层大气中这些气体组分地含量几乎可认为使不变的,它们约占大气总量的99.96%。

水蒸汽

含量因时因地而变化,在干旱地区可低至0.02%,而在南方温暖湿润气候下可高达6%。

杂质

(如粉尘、烟、有害气体等),则因自然活动或人类活动的影响,无论种类还是含量,变动都很大,甚至导致空气污染。;二大气污染;2大气污染源分类

按来源分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

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

按排放形式分;3大气污染物分类

3.1按污染物存在状态分

气体状态污染物

粒子状态污染物

TSPPM10PM2.5

3.2按污染物形成过程分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空气环境标准

;;大气环境标准;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与体积换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霸状态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吧,少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