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单元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第二单元化学实验基础第2讲物质分离与提纯
1.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2.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作用。课时要求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考点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目录CONTENTS体验真题感悟高考分层训练提升等级
考点一物质分离、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知识梳理知能通关
1.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除去分离将混合物的各组分分开,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而得到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纯净物
2.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与装置
(1)指出下面五个装置图错误原因:① 。?② 。?③。?④。?⑤。?没有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长斜面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小题过基础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不能伸入液体中有机层在上层,应从上口倒出灼烧海带应用坩埚蒸发结晶应该用蒸发皿
(2)从MgSO4溶液中得到MgSO4固体的实验操作包括、冷却结晶、、洗涤、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填序号)。?①引流②搅拌加速溶解③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暴沸(3)过滤后,若滤液浑浊,需。?浑浊的原因可能是。?(4)硫酸铝和硫酸铵的混合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溶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5)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滴下,可能的原因是。蒸发浓缩过滤①③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防止晶体失去结晶水,也防止可溶性杂质析出没有打开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没有与漏斗上的小孔对齐)
3.沉淀洗涤的答题模板(1)用特定洗涤液洗涤的目的蒸馏水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冰水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降低××的溶解损耗××饱和溶液除去表面的可溶性杂质,降低××的溶解损耗醇洗除去××晶体表面水分,易于干燥
?
??小题过基础洗去可溶性杂质(Na+、Cl-等)。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蒸馏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于一洁净的试管中,滴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创新装置(1)过滤装置的拓展创新①热过滤:在加热条件下,趁热过滤的分离方法。为避免接近饱和溶质在过滤时结晶析出(见下左图)。②减压过滤(抽滤):加快过滤速度及干燥。由布氏漏斗、吸滤瓶、胶管、安全瓶、抽气泵、滤纸等组装而成(见下右图)。
(2)蒸馏、冷凝装置的创新应用
(1)图2中,跟常压过滤相比,采用减压过滤(抽滤)的优点是,?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然后。?(2)图3中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的作用是,?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3)图4中,采用减压蒸馏技术,目的是 。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为口进,口出。毛细管的作用是。?过滤速度快,加速沉淀的干燥小题过基础打开安全瓶上的放气阀再关闭抽气泵平衡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流下冷凝回流降低蒸馏温度,实现馏分在较低温度下分离。防止引起副反应ba平衡压强、搅拌、防暴沸
1.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溶解性与有机溶剂相似,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浸出B.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萃取C.升温、减压的目的是实现CO2与产品分离D.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中药材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解析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为气态,而萃取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故高温条件下不利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萃取,B项错误。B
?A.用装置甲分离Ag2S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用装置乙在空气中高温灼烧Ag2S制取Ag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滤液中Br-的Cl2D.用装置丁分液时,先放出水相再放出有机相C
解析装置甲为过滤,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搅拌易使滤纸破裂,导致滤液不纯,A错误;高温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蒸发皿只用于加热蒸发,B错误;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溶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