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公务员考试《常识》考试黑钻押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我国沿海地区有大片的盐碱滩涂,过去由于无法种植粮食作物而长期抛荒。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学家艰苦科研攻关,成功培育并种植出了耐盐碱的“海水稻”。这说明:
①人定胜天,人类一定能战胜大自然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技的进步速度取决于人的决心大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袁隆平院士等通过科研培育耐盐碱水稻,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盐碱地限制种植),正确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科学方法突破限制)。③源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符合题干中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实例。①“人定胜天”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④将科技进步归因主观决心,违背唯物论。②③正确对应选项B。
2、[单选题]下列文字中画横线部分存在错误的是:
古代的东西方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从中亚由陆路沿里海、波罗的海(A)到小亚细亚;一条是先由海路至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B)的叙利亚一带;第三条是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再由陆路到埃及(C)的亚历山大港。在这几条商路中,红海以东由阿拉伯商人(D)掌握;地中海一带则为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垄断。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古代东西方商路的描述中,第一条路线提及“波罗的海”(A)。历史上,中亚通往小亚细亚的陆路商道主要沿里海、黑海区域,而非波罗的海。波罗的海位于北欧,与中亚至小亚细亚的路线地理方位不符。其余选项(B、C、D)均符合史实: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红海转运至埃及亚历山大港,阿拉伯商人控制红海以东,意大利城邦垄断地中海贸易。错误在于A选项的地理位置混淆。
3、[单选题]下列能够用于电器设备起火的灭火工具是:①泡沫灭火器②干粉灭火器③二氧化碳灭火器④水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电器火灾属于E类火灾,需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气体、电气设备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及600伏以下电气设备火灾。泡沫灭火器和水枪因含水性导电,可能引发触电或设备短路。来源参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及相关消防知识。选项②和③符合规范要求,选项①和④存在安全隐患。
4、[单选题]关于甲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
B.既可以表音又可以表意
C.所用的骨片曾经被当作药材
D.记录内容大多是卜辞
答案:B
解析:甲骨文属于中国古代文字的早期形式,主要出土于殷墟。选项B“既可以表音又可以表意”不符合甲骨文特征。甲骨文以表意为主,尚未形成系统的表音功能,属于象形文字体系。其他选项中,A“现存最早的文字”有争议(因陶文更早,但甲骨文是成熟文字);C“骨片曾作药材”见于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的发现;D“记录卜辞”根据甲骨文内容。《说文解字》《甲骨文合集》等文献均可佐证。
5、[单选题]清末思想家魏源说:“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下列西方名句最契合魏源这句话涵义的是:
A.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B.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
C.无国家强制力之法,犹如不燃烧的火,不发亮的光
D.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答案:A
解析:魏源在《默觚·治篇》中强调法律应顺应人性与实际,不可强人所难或禁必犯之事。选项A“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体现了法律需合乎情理、兼顾人性的理念,与魏源观点契合。B项侧重立法对公民习惯的塑造,C项强调强制力,D项讨论法律失效的后果,均未直接关联法律合理性与人性化原则。
6、[单选题]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次”是指:
A.贷款人的第二次贷款
B.贷款机构的信用等级较低
C.贷款机构的实力和规模较小
D.贷款人的收入较低,信用等级较低
答案:D
解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次”源于“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Mortgage)。次级贷款指发放给信用评级较低、收入不稳定或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的借款人的贷款。此类借款人通常不符合优质贷款(PrimeLoan)标准,因此被称为“次级”。次贷危机的根源正是大量高风险次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