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374-2011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防治技术规范.pdfVIP

DB13T 1374-2011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防治技术规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B4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374—2011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防治技术规范

2011-03-15发布2011-03-3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37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动物科技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蕴玉、李佩国、张文香、张香斋、贾青辉、张艳英。

I

DB13/T1374—2011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的病因、诊断及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养鸡场(户)、动物疫病诊疗单位对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6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5037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5038无公害食品家禽养殖生产管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

以血糖含量显著降低、突然发病和尖峰死亡为特征的主要侵害肉仔鸡的疾病。

4病因

病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4.1肉仔鸡饲料蛋白能量比过高。

4.2过冷、过热、通风不良、氨气过高、噪音、停水、缺氧、长时间光照及断料等应激。

4.3沙粒样病毒、12型腺病毒等感染或继发病毒病所致的急性肝坏死。

5诊断

5.1发病特点

5.1.1发病日龄

8~42日龄肉鸡均可发病,其中以10~18日龄多发。

5.1.2发病季节和环境

1

DB13/T1374—2011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夜间和通风不良、缺氧、24h光照的鸡舍多发。

5.1.3性别

相同饲养条件下,公雏的发病率比母雏高。

5.1.4继发感染

发病后期易继发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疾病。

5.2临床症状

a)头部震颤,运动失调,瘫痪,昏迷直至死亡。

b)粪便稀薄,呈米汤样白色腹泻。

c)发病后第3d~4d为死亡高峰期,4%~8%的死亡持续2d~3d,之后逐渐减少,呈典型尖

峰死亡曲线。

5.3病理变化

5.3.1病理剖检变化

a)肝脏肿大,肝表面弥漫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坏死点。

b)胸腺、胰腺、脾脏萎缩,法氏囊出血并有散在坏死点。

c)轻微肠炎,直肠和盲肠内积液,泄殖腔积有大量米汤状白色液体。

d)有时肾脏肿大,呈花斑肾,输尿管内尿酸盐沉积。

5.3.2病理组织学变化

a)肝脏出现弥散性坏死灶,病灶中心肝细胞坏死,胆管上皮细胞溶解。

b)胰腺细胞坏死。

c)胸腺皮质和脾白髓排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