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
答案:B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是()
A.李悝变法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王安石变法
答案:C
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确立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B.制定了律法
C.设立了三公九卿D.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答案:A
4.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者是()
A.主父偃B.董仲舒C.卫青D.霍去病
答案:B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中,加速了各族人民融合进程的是()
A.说汉语B.穿汉服C.改汉姓D.与汉族通婚
答案:D
6.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唐玄宗时期
答案:B
7.唐朝时既是民族交往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A.长安B.洛阳C.扬州D.成都
答案:A
8.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A.丝绸之乡B.鱼米之乡C.瓷都D.产茶中心
答案:C
9.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D.榜葛剌和红海沿岸
答案:A
10.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D.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的有()
A.种植水稻B.住干栏式房屋C.会制作陶器D.使用磨制石器
答案:ABCD
2.商鞅变法的内容包括()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B.奖励耕战
C.建立县制D.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答案:ABCD
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
A.颁布“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
答案:ABCD
4.以下属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战役的有()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巨鹿之战
答案:AB
5.唐朝时期的盛世局面有()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
答案:AB
6.宋代的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B.造船业发达
C.航海技术的提高D.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答案:ABCD
7.以下属于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A.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B.在地方,设立三司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实行八股取士
答案:ABCD
8.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措施有()
A.郑成功收复台湾B.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C.设立驻藏大臣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答案:ABCD
9.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瑷珲条约》
答案:ABCD
10.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答案:错误
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答案:正确
3.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
答案:正确
4.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答案:正确
5.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错误
6.科举制在明朝时期演变成了八股取士。()
答案:正确
7.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建文帝。()
答案:错误
8.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绝了对外贸易。()
答案:错误
9.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正确
10.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答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简述丝绸之路的意义。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