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农业昆虫学
AgriculturalEntomology杨群芳主讲
农田有害动物包括:昆虫、螨、蜗牛、蛞蝓和老鼠等。昆业虫学是人类在与害虫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农业昆虫学是研究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发展、消长规律,及防治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昆虫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具有广泛理论基础的应用学科。绪论农业昆虫学的性质和任务
预测预报生物学特性类别(包括种的学名、分类地位、鉴别)有效的控制方法数量变化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农业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括:为害方式(为害状)农业昆虫学的内容
任务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害虫种群,防止虫灾的发生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虫灾的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持续性发展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值,以求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种类多国内水稻害虫380多种,小麦害虫240多种,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作物害虫500多种,棉花害虫300多种,蔬菜害虫300余种,果树害虫900余种,杂食性害虫23种,储粮害虫13种。2、种群数量多三、农业害虫发生的特点
为害重粮食5%~10%,棉花15%~25%,蔬菜15%~25%,果树20%~30%。“飞蝗蔽日”、“禾草一空”、“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成灾频繁自公元前707年至1935年,共发生蝗灾796次。
0102五、农业昆虫学的历史我国关于农业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历史悠久,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其历史不长,起始于清末,系统性地研究始于1911年的北京前中央农事试验场病虫害科的设立,其体系在民国期间逐渐形成。科,至今历史不到200年。、荷马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有防治害虫的记载。41年,哈里斯《植物害虫论说》1915年,桑德森《农田、菜地、果园的害虫》。六、我国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历史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1500年前,稻麦“免虫”、“耐虫”的抗虫品种的记载;公元304年,黄猄蚁(Oecophyllasmaragdine)防治柑桔害虫;1800年前,砷制剂、汞制剂和藜芦等杀灭害虫;2600年前,治蝗和治螟的记载;
1911年,北京中央农事试验场成立病虫害科;1917年,江苏省成立治螟考察团;1922年,创建江苏省昆虫局;1924年,成立浙江省昆虫局;1933年,中央农业实验所设立植物病虫害系。我国昆虫学的前辈如秉志、邹树文、张巨伯、胡经甫、张景欧等对推动我国昆虫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建立后,植物保护专业领导机构和科学研究单位;各高等农业院校增设植物保护专业或昆虫专业。
1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王思明,周尧.中国近代昆虫学史:1840~1949[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周尧.中国昆虫学史[M].杨陵:昆虫分类学报社,1980。
01健全了植物保护机构,基本普及了植保常识。02基本控制了历史上的灾害性害虫。03基本摸清了不同地区粮、棉、果、菜上的农业昆虫(包括害虫和天敌)区系及主要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04预测预报理论和水平大大改进,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病、虫调查测报网。05积累了丰富的害虫防治经验,害虫防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早在1950年,我国就提出了“防重于治”的方针。1975年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总方针。1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2
主要参考书目[1]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编委会,1979,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下),农业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编,1979,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科学出版社[3]华南农业大学主编,1994,农业昆虫学,农业出版[4]刘绍友主编,1990,农业昆虫学,天则出版杜
[5]陈杰林编著,1988,害虫防治经济学,重庆大学出版社
[6]张宗炳编著,1986,害虫综合治理,上海科学出版社[7]农业昆虫学,李云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01本课程的学习方法02理论联系实际03归纳、对比的方法
每人准备1个有关农业害虫及其防治的专题多媒体课件(题目不限,要求第5周前完成)。每人饲养1种农业害虫,观察记载其生活史和习性,并交其生活史标本6套(要求:1)虫态完全,具为害状;2)按昆虫标本的制作方法制作;)。本课程要求和任务
第一节虫害发生的原因害形成的条件害虫、虫害和虫灾所谓害虫,是与人类争夺某些资源,降低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率、质量或价值,影响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