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实验室质量控制与区域协同发展;目录;01;;认证范围差异:ISO15189可针对单个项目认证,CAP需整体认证,Sigma则聚焦流程优化。
标准灵活性:ISO15189允许国家调整,CAP全球统一,体现不同管理理念。
应用场景侧重:ISO15189适合国际互认,CAP适合美国市场,Sigma适合流程优化。
管理侧重点:ISO15189强调流程管理,CAP注重每个环节,Sigma结合统计学方法。
共同目标:三者均以提高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为目的,但实现路径不同。;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互认的意义;02;区域协同成效显著:京津冀鲁地区已实现1118家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覆盖60项检验项目,体现区域标准化建设的实质性进展。
标准迭代驱动发展:自2015年北京首版标准发布后,通过10年实践升级为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推动互认机构数量从试点初期(2016年)持续增长至当前规模。
质量同质化关键突破:通过统一设备管理、标本流程等全环节标准,解决检验结果可比性问题,为分级诊疗提供技术保障(互认项目占常规检验项目超50%)。
跨省协作模式创新:2019年山东省加入后互认范围扩大,证明区域标准可复制性,为全国检验结果互认提供范本。;60项互认检验项目分类;;03;;;;04;标准化采集流程;;异常结果追溯与改进机制;05;;;;06;项目筛选与优先级排序;人工智能在质控中的应用场景;全国性检验标准互认的推广路径;THANK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