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测试(三)(教师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要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选择和理解的能力、质疑和评估的能力、
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这在新媒体海量信息时代尤为重要。要提
高青少年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媒体—社会”立体参与,其中尤
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②价值观引领是首位。媒介素养强调的是分辨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那么以什么尺度
去分辨和解读呢?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度量信息的尺子。有的青少年容易受
到“三俗”影响,其根源在于心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帮助青少年明是非、辨善恶、
知良莠,使他们拥有度量信息的尺子。要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用他们喜欢和愿意接
受的方式去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像《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那样,在潜移默化中讲述
党的初心和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怀。
③人文教育是奠基石。如果人文精神缺失,一些年轻人就容易陷入空虚和迷茫,让
网络“三俗”钻了空子。无论教育处于哪一个阶段,哪一种模式,都应该充分重视人文
教育和人文学科,仅从实用和技术层面来谈人文学科是目光短浅的。人文学科的独特价
值,正是在于塑造青少年的心灵和人格,培养其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考能力,而这正是良
好媒介素养的必备根基。
④父母是第一影响人。如果年轻父母没有节制地玩手机、刷视频,很难想象孩子能
养成好的媒介使用习惯。由于父母的引导方式不同,孩子的互联网使用习惯产生了很大
差异,有的偏向学习信息,有的偏向娱乐消遣。一样的屏幕和键盘,由于父母媒介素养
的不同,孩子走进了两个不同的世界。父母的爱和陪伴、父母的正确引导和以身示范,
能使网络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第1页共19页
⑤社会团体可为助力者。社会团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鼓
励和提倡社会团体举办丰富多彩的媒介素养实践活动,以游戏、竞技、趣味的方式来训
练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之成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有益补充。
(摘编自《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
材料二:
我们对新媒介也应有辩证思维。新媒介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当前出现的一
些产业急遽资本化、市场恶性竞争、内容过度娱乐、情绪简单粗暴等问题,都需要我们
有清醒的认识。发展带来的问题只能由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青年面对新媒介要有全面
的把握,对于其产品既不要趋之若鹜,也不要因噎废食;对某些新媒介现象既不要一味
照单全收,也不要简单嗤之以鼻。我们应该利用新媒介挖掘自己的潜能,赋予自己新的
动能,在伟大的时代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摘编自《新时代新媒介新青年》)
材料三:
①从网络谣言传播、蔓延的路径可以看出,网络用户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许多人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海洋”中,缺乏去伪求真、“沙里淘金”的辨识
能力,更兼没有质疑的态度、批判的精神,自然也没有主动求证的意识,最终导致许多
谣言在网络上泛滥成灾。大量网民不识真相、热衷传谣的现象背后,显示出全民的新媒
介素养尚有欠缺,提高人们的新媒介素养也成为切断谣言传播路径、根治网络谣言的根
本途径之一。
②李·雷恩尼和巴瑞·威曼在《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一书中指出,在互联
网推动下的“网络化个人主义”时代,人们应该具有的新媒介素养(Networking
literacy)至少应当包括:图像处理能力、导航能力、信息的组织和联通能力、专注能
力、多任务处理能力、怀疑精神以及道德素养等。概言之,提升公众新媒介素养就是
“媒能”的培养过程,强调拓展公众的自媒介、社交媒体等网络媒体的使用能力和技巧,
促进人们成为有批判性、有主体意识的网络用户和信息传播者。其中,怀疑精神和批判
态度被认为是切实提升“媒能”的重要基石,其核心是提高网民的“辨谣”能力,首先
是做一个理智的网民,面对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信息有质疑意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判断力
和辨别力,避免无意识地陷入“信谣、传谣”的境地。
③事实上,许多网络谣言缺乏基本逻辑,普通人无须专业知识和技能,仅凭常识就
能一眼看穿,但仍有人不假思索,手指一点、微信一发,自己就成为谣言的“中转站”,
进一步将其扩散,这体现出网民在新媒介素养方面缺乏自觉意识,“非不能也,实不为
也”。其实,网民只要有一种自觉就够了:在网络上发布信息的人,大多数跟自己差不
多,他们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2Alife'sworkWordsandExpressions单词课件高中英语选择性2.pptx
- 加减法(一)-一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沪教版).docx
- 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生涯规划(3000字左右).doc
- 生物生物答题纸.docx
- 考点02有机化学的结构-上海市高二化学考点归纳与测试(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3).docx
- 问答类APP创业策划书--.doc
- 印度第1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2024)(1).pptx
- 安徽省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 5BM4U3知识梳理教师版.docx
- 班级活动主题记录表.doc
- 一年级英语下册期末乐考口语测试题(四)牛津上海版试用本含参考答案.docx
-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检测(十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oc
-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第1课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2.pptx
- 第9课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统编版)_40603042.docx
- 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百分培优卷)-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答案解析)(北师大版).docx
- Unit3TheInternet必记必背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3_1.pptx
-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捏泥巴1教学设计.doc
-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为人民服务3教学设计.doc
- Unit3FestivalsandCustomsProjectAssessment课件高一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4.pptx
- 考点22议论文写作(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