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早中晚期青铜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鼎迁——商代青铜鼎的发展演变概述

(2013年10月号)

早期—中期—晚期变化趋势:

鼎腹:由深变浅

鼎足:由锥状到柱状

器壁:由薄到厚

铭文:从无到有

纹饰:简单朴素的单层花纹到繁缛精丽的三层纹饰

一、商代早期

·相当于二里岗文化时期,是青铜器初步发展阶段。

·器壁普遍较薄,制作较粗糙,范线明显,整体比例不协调。有圆鼎、

扁足鼎等,其中圆鼎居多,次之,扁足鼎少见。

·装饰纹饰很普遍,不施纹饰的器物很少。装饰纹饰简洁明快,常见的是抽

象怪诞的兽面纹和及其简单的几何纹如弦纹、云雷纹、乳钉纹和连珠纹。纹饰大

多做带状,装饰在青铜鼎的上腹部。在口沿下装饰一带状简式兽面纹,上下夹以

连珠纹或弦纹,是商早期青铜器装饰最流行的设计。构图简单质朴,多为单层凸

起的花纹,不施底纹。

·出现青铜铭文,但青铜鼎均为铭文。

圆鼎:口沿宽、微外侈,多有一层加厚的台阶,双立耳较足短尖,

腹部很深,所占比例大,正大比例不协调,鼎腹显得十分突出,给人以大腹便便

的感觉;鼎足均为空锥足,其中一耳与一足必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另一耳立于两

锥足中间的口沿上,即所谓三鼎足与两耳成四点配列式,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平衡

感,这是商早期青铜鼎、鬲等三足铜器的共同点。

扁足鼎:与圆鼎形制基本相同,唯足部为三个兽形扁足,扁足不刀状,

兽首向上,张口而承腹,刀尖着地,给人以站立不稳的感觉。

方鼎:形体硕大、雄浑威武;腹部做正方斗槽形,口大底小,微呈倾斜形,

是这一时期青铜的一个显著特征;口沿向外平折,立耳外侧作凹槽行,底平,

四柱足中空,与器腹相通,足部低矮,上粗下细;从整体上看,器腹的比例突出。

二、商代中期

·二里岗文化期至殷墟文化期之间的文化阶段(过渡阶段)

·由于铸造技术的进步,青铜鼎器壁增厚,口沿变窄,不再有一圈加厚的唇

边。

·芯范悬封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得到应用,腹足相通的情况有所改善。

·纹饰内容丰富,变化突出,纹饰由带状分布向通体展开。兽面纹由粗线条

变得细密起来,尤其是出现了以云雷纹为地纹,以饕餮纹为的两层纹饰,

增加了立体感,但主纹和地纹区分不明显。几何纹相对简单,有连珠纹、乳

钉纹和波状纹,仍呈带状分布。

·出现铭文,字数少,不过一二字,或为族徽,笔划肥厚稚拙,但青铜鼎上

的铭文比较罕见。

圆鼎:腹部横向拓宽,近处向两边外鼓,与早期相比,器腹变浅,容

器显得稍矮些;两耳三足相应增高变长,整体比例趋向协调;三锥足足尖开

始钝化,有向柱足发展的趋势;有些鼎改四点配列式为两耳、三足布开的五

点配列式,从此成为青铜鼎的固定形式。

扁足鼎:数量增多,变化不大,基本沿袭商早期形制,腹部深如罐形;兽足

较矮,足尖弯曲,显得相对稳重。

方鼎:不再是正身,而是近似长方体;鼎足介于锥足和柱足之间,上

粗下细,足尖钝化,给人一种重负之感;腹部宽大而足部细矮,显得颇

为怪异。

三、商代晚期

·到纣王帝辛约二百年时间

·器壁厚实、器形宏大、端庄威严

·出现了曲壁

·纹饰种类繁多,既有写实的动物纹,如鸟纹、蚕纹、蝉纹、鹿纹、牛

纹等,又有幻想动物纹,如兽面纹、龙纹等,还有几何图案,如云雷纹、火

纹、弦纹、乳钉纹和蕉叶纹等,怪异纹饰如人面纹等。纹饰布局普遍繁缛,

耳、足、腹部都装饰花纹,细致缜密,极其精丽。花纹层次丰富,立体感强,

在纹饰周围多用云雷纹衬托,纹饰上再科以细腻的阴线,形成“三

层花”。流行扉棱装饰。

·青铜鼎上兴盛起来。铭文一般铸在鼎的内壁等不显著位置。字数

不多,一般是一二个字,多者四五个字。

圆鼎:鼎足已经变成典型的柱状足,三柱足粗壮;鼎腹变浅;三足变

长;双耳厚大,微外侈;整体比例十分协调,显得稳重端庄。

扁足鼎:在这一时期甚流行,出现了扁足大多是浅腹鼎,鼎足有

鸷鸟足型和卷尾足型。

文档评论(0)

wx56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