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杭州市临安区部分事业单位统一招聘8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docx

2025浙江杭州市临安区部分事业单位统一招聘8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浙江杭州市临安区部分事业单位统一招聘80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下列哪部作品是笛福的小说?()

A.《鲁滨逊漂流记》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复活》

【答案】:A

【解析】《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小说,此项正确;《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作品,此说法错误;《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作品,此说法错误;《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此说法错误。所以应选此项(对应原A项)。考点:人文常识

2、以下关于货币形式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

B.实物货币—纸币—代用货币—电子货币

C.实物货币—代用货币—电子货币

D.实物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答案】:A

【解析】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等阶段。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最初形态;代用货币通常作为可兑换的金属货币的替代物;信用货币则是以信用为基础,凭借国家信用强制流通,是现代经济中最主要的货币形式。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仍然属于信用货币的范畴,并非独立于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这一演变顺序之外。而纸币属于信用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并非独立于该演变过程。所以货币形式演变过程正确的是从实物货币到代用货币再到信用货币。

3、王某在实施盗窃行为时,因被他人察觉而未能得逞()。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答案】:B

【解析】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该行为尚未进入实施阶段,而题目中王某已经在实施盗窃,并非处于准备阶段,所以不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王某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察觉这一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符合犯罪未遂的特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这里王某并非自动放弃犯罪,而是因他人察觉这一客观因素导致未能得逞,所以不属于犯罪中止。王某已经实施盗窃行为,只是因他人察觉未得逞,其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且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构成犯罪。综上所述,该情况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4、某年上半年,市场上鸡蛋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农民们见有利可图,纷纷养鸡。到当年下半年,鸡蛋供过于求,价格急剧下降,农民的鸡蛋无人问津,只能忍痛杀鸡。此后,市场上鸡蛋供应量回落,价格再度稳定下来。该事例体现出价值规律的()。

A.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造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C.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D.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价值规律作用的理解。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具有多方面作用,需要结合题干事例来分析体现了哪一项作用。题干中描述,上半年鸡蛋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农民看到有利可图便纷纷养鸡,这是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向鸡蛋生产这一生产部门;下半年鸡蛋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农民又忍痛杀鸡,使得鸡蛋供应量回落,这是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鸡蛋生产部门撤出。整个过程体现了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波动来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并非价值规律的具体作用表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造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强调的是生产者为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在竞争中获取优势而进行技术和管理改进,题干未体现这方面内容;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是指在竞争中生产条件好、技术先进的生产者能够生存和发展,而条件差的则被淘汰,题干也没有涉及生产者之间优胜劣汰的情况。综上所述,该事例体现出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5、滑坡指的是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以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作用下,沿着特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A.重力

B.压力

C.张力

D.向心力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滑坡现象产生的作用力。在自然现象中,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形成滑坡。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不是导致土体或岩体顺斜坡向下滑动的主要作用力;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与滑坡现象的形成无关;向心力是当物体沿着圆周或者曲线轨道运动时,指向圆心(曲率中心)的合外力作用力,也不是引起滑坡的作用力。所以,导致滑坡现象中土体或岩体顺斜坡向下滑动的是重力。

6、17岁的薛某在半夜潜入王某家中实施盗窃行为,中途王某返回家中,薛某受惊吓后从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g1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