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层社会治理之基层社会矛盾与执政考验;第一节我国社会转型与基层社会矛盾;1.市场经济发展与体制外空间的拓展
2.体制外群体的期待升级与政府的能力恐慌
3.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管理服务的巨大压力
;1.市场经济发展与体制外空间的拓展
以往我国的社会管理主要依托体制内的“单位”。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
管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人的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单位管人”与“户籍
管人”相结合。在单位体制中,我国形成的对人的管理模式是“国家控制单
位一单位控制个人”和“个人依附单位一单位依附国家”这两个链条,即自
上而下的控制链条和自下而上的依附链条。这中间环环相扣,再辅之以严格
的户籍管理,我国用单位和户籍这两根绳子将每一个人都牢牢捆绑在一个狭
小的空间内,大多数人确实是被管住了,但也被管死了,整个社会缺乏活力
和效率,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低下,基本民生问题日趋严峻,这也是我国开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的缘由。
很显然,“单位管人”、“户籍管人”的老办法不管用了,新办法还在探索
和逐步建立过程之中,如何对体制外基层人口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服务,成为
转型期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
;2.体制外群体的期待升级与政府的能力恐慌
体制外群体一方面脱离了国家的行政化控制,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政府对
他们的保姆式的庇护。他们的生存资源要从体制外的市场中获取。因此,从
党委政府的角度,首先要解决的是体制外群体的生存资源问题。改革之初我
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贫穷问题。
随着基层群众吃饭问题的解决,他们的需要层次也日益升级,对党委政
府的期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群众有饭吃了,接着必然要求能吃饱、能吃好,
要吃得有营养、吃得绿色环保健康;然后,要求有更好的住所,有房子住、
有汽车开;再然后,要求公平和平等,要求实现宪法赋予的公民的权利,要
求有知情权、诉求表达权,要求生活得更加体面,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进
而要求限制任何特权,要求政府公开透明,要求建立一个清正、廉洁、高效
的政府。这就是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群众需求层次不断升级的逻辑。在这一
过程中,群众必然会对党委政府提出越来越高的、有时近乎是苛刻的要求。
而党委政府对群众诉求的回应能力,却远远跟不上群众日益增多的诉求。;3.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管理服务的巨大压力
当前我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大迁徙。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全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6亿。加上利益结构分化和特殊人群的不断增多,使社会管理服务面临日益严重的压力。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的出台,将收容对象扩大到“三无人员”(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即无身份证、暂住证和务工证的流动人员。要求居住3天以上的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否则视为非法居留,须被收容遣送。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后,实施了几十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在一夜之间崩塌了,代之而起的是社会救助制度。这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以强制剥夺被管理对象权利为特征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以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的服务型社会管理。那么多的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其中大多数是社会边缘群体,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动用一把“铁扫帚”将他们“扫地出门”,而必须转变理念,投入大量服务资源,让他们获得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底线和做人的尊严。这样的转变对于各类边缘群体而言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底线保障,对于一个国家文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重大进步,而对于各级政府而言则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第二节基层矛盾高发态势考验党的执政能力;1.社会矛盾高发成为一种常态
2.农村基层社会矛盾对我国和谐稳定的考验
3.基层社会矛盾对基层政权的执政考验;1.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
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首先,从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目前正处在
从温饱迈向小康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分配体系的调整,
往往会引起社会关系变化和利益格局变动,尤其是收入差距拉大、房价持续
上涨、就业困难、人口流动加剧等因素,导致社会矛盾多发,这也是各国发
展历史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我国改革发展进人关键阶段,不稳定因素增多,
各种矛盾更容易激化,易于诱发各种群体性事件。
其次,从社会环境的变化来看,很大一部分人生活不急预期。
再次,国际并不太平。
;2.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1)矛盾纠纷日益呈现多样化特点
(2)经济纠纷成为各类纠纷中的主体
(3)农村宗族势力引发矛盾
(4)宣泄情绪的非利益性社会矛盾蔓延
;3.总结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经验
一是干部考核导向的偏差。基层社会矛盾持续高发,基层政权应该围绕基层和谐稳定,将中心任务放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
二是基层社会治理责任和管理资源的严重不对称。乡镇、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