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吉林省洮南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中国古代十二地支中“子丑寅卯”的“寅”指的是:
A.凌晨2点到3点
B.凌晨3点到5点
C.凌晨4点到6点
D.凌晨5点到7点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十二地支计时的了解。十二地支计时法中,“寅”对应的时段是凌晨3点到5点。这是古人根据天文现象和生活规律总结出来的计时方式。A选项凌晨2点到3点并非“寅”时;C选项凌晨4点到6点、D选项凌晨5点到7点也都不符合“寅”时的范畴,所以答案是B。
2、角色混同指的是将自己所具有的不同角色相混淆,而发生的导致背离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角色混同:
A.到北京来打工的某外省青年有时不自觉地说起家乡话,常常弄得同事莫名其妙
B.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过来之后惊惶不定,庄周不知自己梦中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成了自己
C.小王是个游戏迷,他常常将工作中的同事假想成游戏中的玩家,也常常将游戏中的玩家想象成自己的某个同事
D.老李是某局局长,对于儿子提出的要求,他常常不自觉地说:“这事得和其他同志研究研究。”为此,他多次受到妻子的批评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角色混同定义的理解。角色混同是将自身不同角色相混淆而背离期待和规范的行为。A选项说家乡话并非角色混淆;B选项是关于梦境,与角色混同无关;C选项是对同事和玩家的想象,并非角色混淆。D选项中老李在局长和父亲的角色中混淆,把工作中的说话方式用到家庭中,符合角色混同的定义。
3、以下四位名人中所处朝代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
A.纪晓岚
B.曾国藩
C.冯梦龙
D.张之洞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历史人物所处朝代的了解。纪晓岚、曾国藩、张之洞均处于清朝,而冯梦龙是明朝人。在古代史中,不同朝代的人物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各自特点。通过对这些人物所处时代背景的熟悉,可判断出C选项冯梦龙所处朝代与其他三位不同。
4、下列诗句中描写端午节的是(??)。
A.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B.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C.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不同诗句所描写节日的理解。端午节有饮雄黄酒、挂菖蒲等习俗。C选项“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提到了菖蒲,与端午节习俗相关。A选项描绘的是七夕;B选项与清明节有关;D选项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与端午节无关。综上所述,答案是C选项。
5、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绩的取得不是仅靠美好的希望就可以达到,而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这道出了“积”与“绩”的辩证关系。下列对“积”与“绩”的辩证关系解说不正确的是:
A.“积”是“绩”的前提
B.“绩”是“积”的成果
C.常“积”才能有大“绩”
D.要想“绩”必须“积”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积”与“绩”辩证关系的理解。“积”指积累,“绩”指成绩。A选项,没有积累就无法取得成绩,所以“积”是“绩”的前提,正确。B选项,成绩是积累的结果,正确。D选项,想要有成绩就必须积累,正确。C选项,常“积”不一定就能有大“绩”,说法过于绝对,“积”与“绩”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6、公安机关的警车是“流动的公安机关”。公安民警小刘乘警车执行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临时停靠时民警小刘应随时接受报警
B.临时停靠时民警小刘不必接受报警
C.行驶中遇紧急的报警民警小刘才可接受
D.行驶中民警小刘对一般的报警可不接受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公安民警乘警车执行任务时职责的理解。警车作为“流动的公安机关”,其职责在于随时为民众提供服务和保障安全。无论临时停靠还是行驶中,民警都应随时接受报警,这是其职责所在。A选项符合这一要求,B、C、D选项均不符合警车随时服务民众的原则。
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
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真理客观性的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在于其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选项A强调经验组织形式,并非真理客观性的体现;选项C说的是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与客观性无关;选项D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答案是B,即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8、道路交通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是()
A.严厉处罚的原则
B.依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