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
PAGE1
《并行程序设计》期末考试2007年元月
《并行程序设计》期末试卷 2007.1
参考解答
参考解答
一、 针对以下循环:
描述其中数据依赖关系,包括依赖偶对集合、迭代依赖图(15分)
简要说明能否对L1和L2进行循环交换(5分)
L1:fori1=0to4do
L2: fori2=0to4do
S:A(i1+1,i2)=B(i1,i2)+C(i1,i2)
T:B(i1,i2+1)=A(i1,i2+1)+1
U:D(i1,i2)=B(i1,i2+1)–2
endforendfor
参考解答:
本题循环中的数据依赖关系描述如下:
语句T流依赖于语句S,即S?fT,满足依赖关系的偶对:
{S(i1,i2),T(j1,j2)|j1=i1+1,j2=i2-1,0≤i1≤3,1≤i2≤4},距离向量为(1,-1),方向向量为(1,-1)。此依赖关系由循环L1携带;
语句S流依赖于语句T,即T?fS,满足依赖关系的偶对:
{T(i1,i2),S(j1,j2)|j1=i1,j2=i2+1,0≤i1≤4,0≤i2≤3},距离向量为(0,1),方向向量为(0,1)。此依赖关系由循环L2携带;
语句U流依赖于语句T,即T?fU,满足依赖关系的偶对:
{T(i1,i2),U(j1,j2)|j1=i1,j2=i2,0≤i1≤4,0≤i2≤4},距离向量为(0,0),方向向量为(0,0)。此依赖关系与循环无关。
迭代依赖图如下:
j4
3
2
1
0 1 2 3 4 i
不能交换L1和L2层循环,因为如果交换,则上述S?fT中原来的依赖向量由(1,-1)变为(-1,1)0,不符合循环置换条件!
二、 给出以下OpenMPC程序的输出结果。假设有16个线程参与并行执行。(10分)
#includestdio.h#includeomp.h
inta=-1,b=-2;
#pragmaompthreadprivate(a)voidf(inti)
{
intk=0;for(;i0;i--)k++;#pragmaompcritical
b=b+k;
}
intmain()
{
#pragmaompparallel
{
a=omp_get_thread_num();f(a);
}
printf(a=%db=%d\n,a,b);
}
参考解答:
参考解答:
程序输出:a=0 b=118
分析如下:
在此OpenMP程序中,我们将全局变量a设为各个线程的“全局”私有变量,即,变量a将伴随个线程的生存期。而在main程序中,最后的输出语句由主线程执行,故而所输出的变量a的值应该是与主线程关联的变量a的值,由程序语义可知,该值为主线程的逻辑编号(rank),即为0。
根据程序的语义,各个线程将同时执行函数f的调用。而在该函数的语句中有一个临界
区,各个线程依次进入该临界区执行对全局变量b的累加操作,即加上各线程自己计算的k
值,由函数f的语义知道,各个线程的k值即为各线程的逻辑编号(rank)。这样的话,根
据main程序中的并行域的语义,变量b的最终值即为-2+0+1+…+15,也就是118。
三、 采用两种不同的OpenMP实现来并行化以下C循环(20分)
for(i=3;i1000000;i++)a[i]=a[i-3]+3;
参考解答:
很明显,本题中的循环存在着流依赖关系,距离为(3),方向为(1)。方法一:我们首先可以采用圈收缩的并行循环变换来并行此循环。
程序如下:
#pragma
#pragmaompfor
for(j=i;ji+3;j++)a[i]=a[i-3]+3
}
for(i=3;i1000000;i+=3)
{
方法二:我们适当展开此循环,(从i=3开始)a[3]=a[0]+3
a[4]=a[1]+3
a[5]=a[2]+3
a[6]=a[3]+3
a[7]=a[4]+3
a[8]=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