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公司智能化建设设计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TOC\o1-3\h\z\u第一章、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建设概述 3

一、 智能建筑的产生 3

二、 智能建筑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4

三、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目标 4

四、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那么、理念 5

五、 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依据 6

第二章、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办公楼智能化系统工程总述 7

一、 工程简介 7

二、 设计思路 8

(一)、 信息网络系统 8

(二)、 综合布线系统 8

(三)、 会议系统 9

(四)、 信息发布系统 9

(五)、 时钟系统 9

(六)、 平安防范系统 10

(七)、 机房工程 10

(八)、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10

第三章、 信息网络系统 11

一、 系统概述 11

二、 网络平安 11

(一)、 设计原那么 11

(二)、 需求分析 12

(三)、 主要任务 20

(四)、 网络平安方案设计 22

三、 交换网络 26

(一)、 需求分析 26

(二)、 设计思想 28

(三)、 网络厂商选择 30

(四)、 设计方案 32

第四章、 综合布线系统 49

一、 系统概述 49

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目标 49

三、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那么 50

四、 系统设计 50

第五章、 会议系统 56

一、 系统概述 56

二、 系统分析设计 60

第六章、 信息发布系统 64

一、 系统概述 64

二、 系统设计 64

第七章、 时钟系统 66

一、 系统概述 66

二、 系统构成 66

三、 系统设计 66

第八章、 平安防范系统 67

一、 系统概述 67

二、 系统功能分析 67

三、 系统组成 67

(一)、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68

(二)、 出入口控制子系统 71

第九章、 机房工程 73

一、 系统介绍及功能 73

二、 总体技术要求 73

三、 机房布局 75

四、 机房设计 75

(一)、 装饰工程 76

(二)、 机房供配电 78

(三)、 防雷接地系统 81

(四)、 综合布线系统 83

(五)、 精密空调系统 83

(六)、 新风、排风、排烟系统 84

(七)、 集中监控系统 85

(八)、 KVM 90

(九)、 其它 91

第十章、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92

第十一章、 工程估算 93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工程建设概述

智能建筑的产生

随着经济的开展、高新科学技术的出现,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开展和应用现代建筑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效劳,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是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智能建筑〞这一建筑学的新名词、新概念由此应运而生。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多学科和多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将建筑科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与电气技术、空调技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使建筑物具有平安、舒适、灵活、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

智能建筑是一个开展中的概念,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开展及人们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逐步提高。美国智能建筑学会〔AIBI〕“智能建筑〞的定义是将结构、系统、效劳和管理等四项根本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优化组合,来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节能、舒适、便利的环境的建筑物;

我国智能建筑权威机构--中国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将“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系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效劳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平安、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

智能建筑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作为人工环境,是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局部。然而,人类对感官享受的过度追求,以及不加节制的开发与建设,使现代建筑不仅疏离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交流,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的50%左右;在环境的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就占了34%;建筑垃圾那么占人类活动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