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停发后手机行业深层商业问题挖掘与核心问题清单.pdf

国补停发后手机行业深层商业问题挖掘与核心问题清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补停发后⼿机⾏业深层商业问题挖掘与

核⼼问题清单

作者:媚婉兰君

供应链成本转嫁的极限在哪⾥?

◦国补退出后,⼚商失去15%-20%的终端价格缓冲,如何通过零部件国产化(如屏幕、射频芯⽚)降低成

本?例如,京东⽅柔性屏占⽐升⾄30%后,能否将屏幕成本再降10%-15%?

◦中低端机型(如1500元以下价位)⾯临成本倒挂⻛险,⼚商是否被迫放弃该市场,导致份额被传⾳、

Realme等性价⽐品牌抢占?

以下是根据资料对国补停发后⼿机⾏业深层商业问题的分析,重点围绕供应链成本转嫁极限与中低端机型市场策略展

开:

⼀、供应链成本转嫁的极限与零部件国产化路径

1.国补退出对价格缓冲的影响

•终端价格缓冲丧失:国补政策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的机型,为⼚商供15%-20%的价格弹性空间。政策退出

后,⼚商需⾃⾏消化这部分成本缺⼝,否则⾯临涨价⻛险。

•成本转嫁的制约因素:

◦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中低端机型⽤⼾对价格变动敏感,直接价易导致销量下滑。

◦竞争压⼒:苹果等⾼端品牌在国补期间已通过渠道降价抢占市场,国补退出后中端市场竞争加剧,限制造价

空间。

2.零部件国产化的降本潜⼒

(1)屏幕国产化:京东⽅的成本优化空间

•良率升驱动成本下降:京东⽅柔性OLED良率从2016年的57.3%升⾄2021年的79.4%,推动⾯板综合物料

成本下降28.6%。若维持此趋势,良率再升5-10个百分点,可⽀撑成本再降10%-15%。

•规模效应与⼯艺改进:京东⽅通过产能爬坡(如成都6代线)将6.39英⼨柔性屏成本从80美元降⾄贴近三星的

60美元。若国产屏占⽐升⾄30%,规模化采购及技术迭代(如材料利⽤率优化)可进⼀步压缩成本。

•挑战:⾼端屏幕仍与三星存在20美元/⽚的成本差距,且柔性AMOLED成本受客⼾定制要求、固定成本分摊等

因素制约。

(2)射频芯⽚国产化:替代进程与成本优势

•国产替代加速:卓胜微、昂瑞微等企业已突破射频开关/LNA技术,国产射频前端在安卓⼿机渗透率超60%。⾃

研滤波器模组(如L-PAMiD)成本较进⼝⽅案低30%。

•供应链本⼟化降本:国产射频⼚商通过设计-制造全链条整合(如⽴昂微的硅⽚-器件-射频闭环)降低采购与

物流成本。国微收购中芯宁波后,有望填补滤波器国产化空⽩,减少进⼝依赖。

•技术瓶颈:⾼端滤波器(如FBAR)仍由美⽇企业垄断,国产化率不⾜40%,短期内⾼端机型降本空间有限。

⼆、中低端机型(1500元以下)市场⻛险与竞争格局

1.成本倒挂⻛险与⼚商应对

•成本结构脆弱性:1500元以下机型硬件成本占⽐超70%,射频芯⽚、屏幕等核⼼部件涨价(如2024年内存/闪

存涨幅显著)直接挤压利润。

•⼚商的艰难抉择:

◦减配保价:降低内存规格(如从12GB减⾄8GB)、简化摄像头模组。

◦退出⻛险:若硬件成本上涨超10%(即150元/台),部分⼚商⽑利率将跌破5%,被迫放弃市场。

2.性价⽐品牌(传⾳/Realme)的竞争优势

•成本控制能⼒:

◦传⾳:聚焦⾮洲及新兴市场,本⼟化供应链(如当地建⼚规避关税)降低⽣产与物流成本,⽑利率⻓期⾼于

⾏业均值5-8个百分点。

•Realme:依托OPPO供应链资源,采⽤轻资产+社交媒体营销模式,营销成本占⽐13%(低于⾏业平均

20%),⽀撑低价策略。

•市场侵蚀⻛险:

◦价格敏感市场优势:传⾳在150美元以下机型市占率达52%,Realme通过线上直销降低渠道成本,国补退

出后更易抢占价格敏感⽤⼾。

◦头部⼚商的被动让位:⼩⽶、vivo等若因成本压⼒退出超低端市场,传⾳/Realme份额可能升

10%-15%。

三、供应链成本转嫁的极限边界

1.理论极限:成本结构与定价权的博弈

•硬性成本占⽐:中低端机型材料成本占⽐78%,国产化能优化其中20%-30%(屏幕/射频占硬件成本35%),

极限降本幅度约8%-12%。

•定价权制约:1500元机型涨价阈值约10%(150元),超过则⽤⼾流失率激增;⾼端机型可承受2

文档评论(0)

数据相关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数学毕业,从事大数据工作十几年,涉及二三十个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