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辽宁卷)
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17分)
1.【答案】B(2分)
2.【答案】B(2分)
3.【答案】C(2分)
4.(1)D(2分)
(2)【答案】(3分)
①铁扇公主
②A胆小怕事B意志坚定
古诗文默写(6分)
留取丹心照汗青
(2)锦帽貂裘
(3)俗子胸襟谁识我
(4)一鼓作气
(5)出门东向看羌管悠悠霜满地
古诗文阅读(17分)
(一)6.C(3分)
(二)7.C(3分)
8.【答案】(1)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分)
(2)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3分)
9.【答案】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2分)
10.【答案】A侧面描写B在军事上的轻率C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D才华出众(4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8分)
11.(2分)D
12.(3分)【答案】②①③
13.(3分)A缺乏心理上的重视
B汉字的书写和使用或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C汉字听写(其它围绕使用弘扬汉字文化的主题均可)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17分)
14.(4分)(1)扶贫干部小伍到来
(2)失望(敷衍、无奈)
(3)小伍变着花样提要求并一去不复返
(4)感动(振奋、惊讶)
15.(3分)该句运用了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伍为老王找到编织订单后的兴奋、喜悦之情(1分),刻画了一个用心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扶贫干部形象(1分)。(从动词“赶”“拍”、神态“喜滋滋”或语言的角度展开赏析也可以。)
16.(3分)“愣”是呆住了、失神的意思(1分),是对老王的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王对自己的编织物能卖出大价钱并接到订单的惊讶之情(1分),以及小伍真心帮助自己,自己却误会、举报小伍的愧疚之情(1分)。
17.(3分)①一语双关,既指扶贫干部小伍送给贫困户老王一把草帮其脱贫,又指小伍帮贫困户老王捡起当年的手艺,找回了人生志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方法和动力。(1分)②暗示了主旨,赞美了扶贫干部小伍在扶贫工作中扶“智”,更扶“志”的决心和行动(1分)。③设置悬念,为什么要送一把草?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1分)
18.(4分)相同点:①都有动作描写,都用省略号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②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③此时无声胜有声,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3选1,1分)
不同点:①本文结尾写出了老郭对小伍的认同、信任并决心改变自暴自弃、懒惰的现状,继续发扬工匠精神(1分),从侧面突出了小伍扶贫工作的较真负责、富有智慧,突出了扶贫工作不仅要扶“智”,更要扶“志”的主题(1分)。(精准扶贫给贫困户带来的物质、精神方面的变化)。(扶贫不仅要改变贫困户的生活现状,更要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②《孤独之旅》结尾形象地写出了杜雍和觉得自己带儿子放鸭终于有了收获,内心的喜悦之情。也暗示了杜小康在经受了放鸭生活的艰辛与孤独的磨炼后,终于长大了(1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
19.(2分)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20.(3分)举例论证(1分),列举南开校长张伯苓通过三个问题振奋了师生为国奋斗之志的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分论点(1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21.(3分)首先,通过列举神舟十五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及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事例,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热爱祖国是青年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1分);接着从“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情感激励青年人树立为国奋斗之志”“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方面加以论证(1分);最后引用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的话语,强调热爱祖国的的重要意义(1分)。
22.(3分)放在第④段合适(1分),这段材料写云南省丽江花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坚定地选择到艰苦的地方去(1分)。这与第④段分论点“爱国,需要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相符(1分),所以可放在第④段。
作文(50分)
【文题一】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是“将____置顶”。作文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根据“置顶,是放置顶端之意。将真情置顶,可见性情;将诚信置顶,可见品质;将勤奋置顶,可见理想;将奉献置顶,更可见家国情怀……可知,题目横线处可补充如“真情”“奉献”“拼搏”“勤奋”“奋斗”“自信”等词语。
二、思路点拨。我们不妨以“将奋斗置顶”为题来作文。我们可以写一篇演讲稿,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辽宁卷)(考试版A3).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南通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山西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山西卷)(答题卡).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陕西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四川成都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苏州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泰州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天津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 2024年中考一模 模拟卷 语文(天津卷)(答题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