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VIP

2024—2025学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考试历史

20242025

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据考古学家研究,陶寺遗址出土的蟠龙纹最初受良渚文化黑陶蟠蛇纹的启发,后又受到肖家屋脊

文化(位于今湖北)玉龙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陶寺文化的蟠龙形象。据此可知()

A.中华文明起源存在碰撞交融B.黄河流域居于中华文化活动中心

C.早期国家时期蟠龙信仰普遍D.长江流域黑陶工艺早于黄河流域

2.良渚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琮、玉璧等礼器,其中玉琮上雕刻的神人兽面纹在多个遗址中样式高度

相似;遗址中还发现大型祭坛和高等级墓葬,墓葬中随葬品数量与种类差异显著。据此可推知,早

期国家()

A.已形成稳固的跨区域统治秩序B.借助宗教信仰强化权力合法性

C.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模式已确立D.通过礼仪制度规范社会资源分配

3.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是生产分工与阶级分化。下列某遗址出土的器物组合中,

最能反映这一特征的是()

A.石斧、石凿、砺石B.玉料、玉芯、石钻

C.陶纺轮、骨针、蚌饰D.玉钺、玉斧、玉璧

4.距今4700年左右的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杯,其工艺特征与龙山文化高度一致;

同时期长江中游石家河古城遗址的城墙夯筑技术与黄河流域陶寺遗址的技术同源。这些考古发现

()

A.印证了夏文化已影响到长江流域B.表明早期国家政治体制已走向成熟

C.体现出手工业生产分工趋于细密D.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融合提供了证据

5.良渚古城遗址内有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宫殿,整个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被面积600多

万平方米的外城所环绕。遗址近百平方公里内,几乎每个山口都有水坝遗迹。这些宫殿、水坝、

城墙是在几十年里完成的。由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A.精耕细作生产方式已经出现B.城市建设遵循礼制

C.早期国家组织动员能力较强D.集权体制已具雏形

6.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

“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7.《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

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

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这种差异源于()

A.周天子对内外服控制程度不同B.诸侯享有受封地的继承权

C.统治阶级内部存在冲突与矛盾D.分封制下地方具有独立性

8.西周时,诸侯国遵循周礼,保留自身特色;至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纷纷推行“书同文”“行

同伦”等举措统一规制。这一变化说明()

.各诸侯国实力增强.宗法血缘关系得以牢固.地主阶级统治巩固.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强化

ABCD

9.据《周礼·秋官·司刺》中记载,西周司法实践中有“三宥”规定。针对有罪行的人,“壹

宥日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曰遗忘“属于这三种的情况应宽大处理。这一规定反映了西周

时期()

A.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备B.明德慎罚的治国理念

C.维护贵族阶层特权D.注重司法程序的公正

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