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黄冈名师教研组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补(jiào)殷红(yān)哺育(bǔ)鲜为人知(xiǎn)
B.揩油(kāi)惩罚(chěng)粗拙(zhuō)气冲斗牛(dǒu)
C.取缔(dì)晌午(xiǎng)门框(kuàng)深恶痛绝(wù)
D.愧怍(zuò)滞笨(zhì)震悚(sǒng)锲而不舍(qì)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谣言卓越妇儒皆知鞠躬尽瘁
B.烦燥辫子大庭广众微不足道
C.荒僻醒悟酣然入梦不可捉摸
D.峭壁骨碌苛捐杂税历尽心血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B.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获得了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回忆与阿长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老王》的作者杨绛,是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C.《台阶》的作者李森祥,小说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父亲为建造高台阶新屋而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现了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等情节,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古诗文默写。(10分)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学校开展了“走进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传统节日我知道】请写出一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并简要介绍其习俗。(3分)
(2)【经典诗词我来诵】请写出连续的两句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2分)
(3)【文化传承我参与】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学校计划开展一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请你为该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7-10题。(12分)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肺功能仪产品技术要求.pdf VIP
- 2020年“华数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A_3.pdf VIP
- 石墨负极材料介绍.ppt VIP
- A集团购物广场商超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细则.doc VIP
- 微积分英文课件:chapter15 Multiple Integrals.ppt VIP
- GBT_50104-2010_建筑制图标准.pdf
- 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考点速记手册.pdf
- QB_T 5827-2023 婴幼儿衣物洗涤剂 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2025年赤峰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竞争性比选工作人员的(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深圳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