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角度看水浒(3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篇

《水浒》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编著,罗贯中增订。这部小说以宋江、吴用等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为背景,讲述了他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正义的故事。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水浒》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法治观念的作品。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对《水浒》进行分析,探讨其法律观念、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一、法律观念

1.法律至上观念

在《水浒》中,法律观念主要体现在对封建法律的尊重和遵守。虽然梁山好汉们反抗封建统治,但他们仍然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例如,宋江在梁山泊建立政权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文,如《梁山泊法度》等,以规范梁山好汉的行为。这表明,在《水浒》的世界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水浒》中的法律观念还体现在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追求。在梁山泊,不论身份地位,只要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惩罚。例如,梁山好汉中的李逵,虽然武艺高强,但在梁山泊也必须遵守法律。这体现了《水浒》作者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的认同。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观念

在《水浒》中,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观念也得到了体现。梁山好汉们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注重道德修养。例如,宋江在梁山泊推行“忠义”观念,要求好汉们忠诚于梁山泊,遵守道德规范。这种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观念,体现了《水浒》作者对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考。

二、法律制度

1.刑罚制度

《水浒》中的刑罚制度较为丰富,包括死刑、流放、杖刑、罚金等。这些刑罚的设定,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法律观念和法治精神。例如,梁山好汉中的林冲,因被奸人陷害而被迫上梁山,后来在梁山泊被判处死刑,但最终因宋江等人求情而免于一死。这反映了《水浒》作者对刑罚制度的关注。

2.审判制度

《水浒》中的审判制度较为简单,主要由梁山泊的官员负责。这些官员在审判过程中,既要考虑法律条文,也要考虑道德规范。例如,梁山泊的官员在审判梁山好汉时,既要考虑他们的罪行,也要考虑他们的忠诚度。这种审判制度体现了《水浒》作者对审判公正的追求。

3.法律执行制度

在《水浒》中,法律执行制度较为严格。梁山好汉们在执行法律时,既要考虑法律的严肃性,也要考虑道德规范。例如,梁山好汉在执行死刑时,虽然手段残酷,但仍然遵循法律程序。这表明,《水浒》作者对法律执行制度的重视。

三、法律实践

1.梁山泊法律实践

梁山泊建立后,宋江等人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条文,以规范梁山好汉的行为。这些法律条文在梁山泊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使得梁山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法治。然而,由于梁山泊的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因此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2.梁山好汉的法律实践

梁山好汉在反抗封建统治的过程中,虽然有时会采取暴力手段,但他们仍然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例如,梁山好汉在攻打官府时,会尽量减少无辜百姓的伤亡。这表明,《水浒》作者对梁山好汉的法律实践给予了关注。

四、结论

《水浒》是一部具有深刻法律内涵的文学作品。从法律角度看,《水浒》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实践。通过对《水浒》的法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法治状况,以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同时,这也为我们今天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2篇

一、法律体系与法律观念

1.法律体系

《水浒传》所描绘的时代,北宋王朝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法律:

(1)刑事法律:包括《宋刑统》、《律令》、《刑统》等,规定了刑罚的种类、适用条件及程序。

(2)民事法律:包括《户令》、《田令》、《婚令》等,涉及户籍、土地、婚姻等方面。

(3)行政法律:包括《官制》、《职制》、《选举法》等,规定了官员的选拔、考核、晋升等制度。

(4)军事法律:包括《兵令》、《军令》等,规定了军队的组织、训练、纪律等。

2.法律观念

(1)重视法律:在《水浒传》中,法律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如宋江、武松等英雄人物,在遭受不公待遇时,都会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作品中,无论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宋江在梁山泊为官时,对待部下一视同仁,公正执法。

(3)法律与道德相结合:在《水浒传》中,法律与道德观念相互交融。如武松为报杀父之仇,虽然手段残忍,但仍然得到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二、法律实践中的问题

1.法律执行不力

在《水浒传》中,法律执行不力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官府腐败,执法不严,导致法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如高俅、蔡京等奸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破坏法律秩序。另一方面,民间势力强大,官府难以有效控制。如梁山泊起义军,在起义初期,官府对其束手无策。

2.法律观念淡薄

在《水浒传》中,部分人物法律观念淡薄,甚至无视法律。如李逵、鲁智深等,虽然英勇善战,但有时也会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这种法律观念的淡薄,加剧

文档评论(0)

182****71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