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7页
安徽省2025年中考地理模拟测试卷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已完全建成,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实时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A.1年 B.1月 C.1天 D.1小时
2.北斗-G1卫星定点位置为“140°E,0°”,其位置在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应用于()
A.灾害预测 B.搜索营救 C.环境评估 D.城市规划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三年,于1522年9月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环球航行。下图示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行大致方向是自西向东 B.环球航行路线4次穿过赤道
C.船队经过了七大洲四大洋 D.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的大小
5.如今,人们通过宇宙空间站发回的卫星影像资料,就可以欣赏到地球的面貌,这得益于()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航海技术的发展
C.观察距离的缩短 D.晴朗天气的增多
过去,山地多盘山公路。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多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左图示意某山区局部等高线。右图示意该地区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的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海拔差)是()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7.图中AB示意某段高速公路,则()
A.该段高速公路为西北一东南延伸
B.①处可能有高架桥,②处可能有隧道
C.①②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同
D.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部位为鞍部
在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湖泊的表面在冬季随着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此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遗体产生的甲烷气体,就会被“冻”在湖面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完成下面小题。
8.最有可能出现冰气泡景观的区域是()
A.黑龙江漠河莲花湖 B.湖南洞庭湖
C.云南昆明滇池 D.广东河源万绿湖
9.青藏高原春夏气温低,湖泊生物量少,产生的气体少,湖泊很难见到大规模冰冻气泡。其主要原因是()
A.湖泊多 B.纬度高 C.距海近 D.海拔高
10.华北平原春旱的自然原因有()
①春季降水少②工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农作物返青需水多
④蒸发量大⑤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二、综合题(本题共20分)
11(6分).案例探究:探究亚欧两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案例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分布
(1)现象:①②③为亚洲的季风气候区,其中③是气候。
(2)②地区的植被类型为。
案例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气候的分布
(3)结合图例观察:北纬30°—60°的大陆西岸为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⑥地中海气候;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气候。
案例三: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4)⑦地是青藏高原地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5)归纳总结:影响世界气候分布受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12(6分).西北地区深居中国西北部内陆,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荒漠广布、风沙较多、生态脆弱、人口稀少,资源丰富、开发难度较大,国际边境线漫长,利于边境贸易等特点。读下面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从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渐,影响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2)图中丙区域的河流多为河(内流或外流)。
(3)图中引黄河水灌溉的地区有平原、平原,自古以来,这里被誉为“塞外江南”。
13(8分).下图是我国某地理区域示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属于四大区域中的,主要耕地类型是,主要是气候,在湿热环境下发育的土壤是,适宜种植等粮食作物。
(2)图中阴影地区的主要地形为,多发、等地质灾害。
(3)举例说出1种该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
(4)该区域有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