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安全管理.pptx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气瓶的安全管理汇报人:XXXX

依据01范围02事故案例03管理要求0405

依据

依据23按制造方法划分1.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6-20142.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9-20093.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F001-20094.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R1003-20065.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R4001-20066.气瓶型式试验规则TSGR7002—20097.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R7003-2011以上7个规范都已废止

范围

气瓶的定义:气瓶是指在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可重复充气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不小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不大于60℃的液体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是一种承压设备,具有爆炸危险,其承装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性质,使用环境又因其移动、重复充装、操作使用人员不固定和使用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其他压力容器更为复杂、恶劣。气瓶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往往造成群死群伤,甚至引起灾难性事故。范围概念

适用于: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混合气体无缝气瓶、焊接气瓶、低温绝热气瓶、纤维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以及气瓶集束装置长管拖车、管束式集装箱用大容积气瓶不适用于:一.仅在灭火时承受瞬时压力的消防灭火用气瓶二.手提式干粉型灭火用气瓶、水基型灭火用气瓶、针焊结构气瓶,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矿山井下、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的气瓶范围

缠绕式气瓶焊接气瓶制造方式管制气瓶冲拔拉伸制气瓶范围

2.液化气体气瓶3.溶解气体气瓶1.永久性气体气瓶按盛装介质的物理状态分类范围

事故案例

达州气瓶爆炸案事故概况:2006年8月19日11时15分,四川省达州市达县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事故。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典型事故案例

典型事故案例达州气瓶爆炸案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和氧气混装。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哈尔滨某公司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事故事故描述:1999年3月23日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3月24日早8时50分该焊工在做焊接准备工作时将减压器安装于乙炔气瓶,在开启阀门时乙炔瓶发生爆炸。乙其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事故造成4人死亡,14人重伤(其中2人重度烧伤);设备受损61台,厂房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1300~1600万元。原因类别:超装伤亡人数:死亡4人,重伤14人,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300~1600万元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3个事故调查组进行此次事故的调查分析。事故调查组先后对同批次制造的气瓶进行质量分析,对同批充装气瓶的充装量进行了检查。认定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超装。当超装的乙炔瓶被置于更高环境温度下(从室外移至室内十几小时)会出现满液现象。此时瓶内压力会急剧上升,当压力足够高时未溶解的乙炔也可能会处于液化状态。高压下的压缩乙炔或液化乙炔在极小的能量的作用下就可以引发其爆炸。另外,在打开瓶阀时高压的乙炔急速冲入减压器内,也可能引起绝热压缩而使乙炔产生分解爆炸,并引爆气瓶。典型事故案例

哈尔滨某公司溶解乙炔气瓶爆炸事故典型事故案例

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进场报验进场验收物品存放动火审批过程检查整改复查劳务分包单位进场前通知安全部气瓶进场需要验收。安全部收到通知后组织进场前的验收。验收通过后,允许进场,存放于符合防火安全要求的地点气瓶使用前需提前一天办理动火证,并进行线上审批,每日作业前上报危险作业审批到华南公司安全群。动火过程中进行检查,查看一桶沙一桶水看火人是否到位,作业环境是否存在易燃物品等,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下发整改,整改后再进行作业。气瓶使用完毕后,分包向专业工程师提出申请,由申请人、物资管理员、生产经理共同确认后,开具放行条。退场

验收人员:总包单位:专职安全员监理单位:安全工程师验收通过,签字确认后,允许进入现场。进场验收:气瓶是否有清晰可见的外表涂色和警示标签气瓶的外表是否存在腐蚀、变形、磨损、裂纹等严重缺陷气瓶的附件(防震圈、瓶帽、瓶阀)是否齐全、完好气瓶是否超过定期检验周期气瓶出厂合格证管理要求

气瓶供应商04安全生产许可证01气瓶检验资格证02营业执照03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要求

危险运输押运资格证道路经营许可证车辆危货运输许可证气瓶运

文档评论(0)

华仔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央企从事安全工作8年,一直从事安全管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