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拔罐疗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坐骨神经痛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对于坐骨神经痛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可起到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等功效。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拔罐常用穴位

-腰部穴位: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等。这些穴位位于腰部,与坐骨神经痛的发病部位密切相关,拔罐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腰部气血,缓解因腰部病变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臀部穴位:环跳、秩边。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重要穴位;秩边穴也在臀部,临近坐骨神经,刺激此穴位可改善臀部气血运行,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

-下肢穴位:委中、阳陵泉、承山等。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侧,是治疗腰腿痛的常用穴位;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对下肢痿痹、疼痛有较好疗效;承山穴在小腿后侧,可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不适。

拔罐方法

-留罐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在选好的穴位上涂抹适量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后,将火罐吸附在皮肤上并保持10-15分钟。一般在肌肉丰厚、皮下组织充实且毛发较少的部位,如腰部、臀部、大腿后侧等,适合使用留罐法。

-闪罐法: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闪罐法相对温和,适用于皮肤较为敏感或者不适宜留罐的患者。比如初次接受拔罐治疗,或体质较弱者。

-走罐法:罐口涂上凡士林、板油等润滑油后,在皮肤上来回移动火罐,通过调整走罐的速度、频率、密度,调节人体的经络气血功能。走罐法刺激强度较大,适用于疼痛部位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区域,如腰部和臀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皮肤状况:皮肤破溃、过敏、有瘢痕或赘生物处不宜拔罐;正处于月经期的女性,腰骶部不宜拔罐。

-操作规范:拔罐时要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若体位不当、移动或拔罐用力不均匀,容易使罐子脱落。拔罐时要掌握好时间和力度,避免皮肤损伤。

-拔罐后护理:拔罐后皮肤比较敏感,应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不要立即洗澡,尤其是不能洗冷水澡,以免寒湿之邪入侵人体,加重病情。

拔罐疗法对于坐骨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如果坐骨神经痛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文档评论(0)

135****1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