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阅读测试题及答案.docxVIP

《呐喊》阅读测试题及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呐喊》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呐喊》收录了鲁迅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部短篇小说,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呐喊》集?()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祝福》

D.《药》

答案:C。《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而《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录在《呐喊》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以日记体形式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孔乙己》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书生形象;《药》通过描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揭示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2.《阿Q正传》中,阿Q所生活的未庄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A.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小镇

B.封建、落后、闭塞、保守的农村

C.繁华热闹的商业都市

D.具有浓厚革命氛围的城市

答案:B。未庄是一个封建、落后、闭塞、保守的农村。在未庄,人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束缚,等级观念森严。例如,赵太爷可以随意打骂和侮辱阿Q,阿Q对赵太爷等人充满了敬畏。未庄的人们对新事物充满了排斥和恐惧,对革命也存在着误解和偏见,体现出封建思想对人们的长期禁锢和农村社会的落后与保守。

3.《故乡》中,“我”回到故乡见到儿时好友闰土,此时的闰土变成了一个()的人。

A.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B.麻木迟钝、迷信盲从

C.精明能干、善于经商

D.英勇无畏、反抗压迫

答案:B。在《故乡》中,儿时的闰土是一个聪明、活泼、勇敢的少年,他给“我”讲述海边的稀奇事。但多年后再次相见,闰土变得麻木迟钝,称“我”为“老爷”,表现出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同时,他还迷信盲从,把希望寄托在香炉和烛台上。生活的重压和封建思想的毒害使他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朝气。

4.《狂人日记》中,狂人认为封建社会的历史是()。

A.一部仁义道德的历史

B.一部吃人血馒头的历史

C.一部“吃人”的历史

D.一部英雄豪杰的历史

答案:C。在《狂人日记》里,狂人通过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发现封建社会的历史满本都写着“吃人”。从家族内部的勾心斗角到社会上的种种压迫和剥削,都体现出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本质。

5.《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常说的一句话是()。

A.“多乎哉?不多也。”

B.“君子固穷。”

C.“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D.“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答案:C。“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句话生动地展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他虽然穷困潦倒,却不肯承认自己偷东西的事实,试图用“窃书”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维护自己作为读书人的“尊严”。

6.《药》中,夏瑜牺牲后,他的坟上出现的花环暗示了()。

A.夏瑜的牺牲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尊敬

B.夏瑜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还有希望

C.人们对夏瑜的哀悼和同情

D.夏瑜的死是毫无意义的

答案:B。在《药》中,夏瑜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但他的牺牲并没有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坟上的花环暗示了尽管当时的革命处于艰难的境地,但夏瑜的革命事业并不是孤立无援的,还有人在继续着他的事业,象征着革命仍有希望。

7.《一件小事》中,“我”对车夫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A.轻视敬佩

B.敬佩轻视

C.厌恶喜欢

D.喜欢厌恶

答案:A。一开始,“我”觉得车夫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甚至有些轻视他。但当车夫撞倒老妇人后,主动承担责任并搀扶老妇人去巡警分驻所时,“我”被车夫的行为所震撼,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这种态度的转变体现了“我”对自己自私、冷漠的反思。

8.《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主要讲述了()。

A.剪辫子的故事

B.留长发的好处

C.头发的时尚潮流

D.头发与健康的关系

答案:A。《头发的故事》中,N先生以剪辫子为线索,讲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变革。剪辫子在当时是一种象征,它反映了人们对封建旧制度的反抗和对新思想的追求。N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和周围人剪辫子的经历,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过程。

9.《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孩子宝儿夭折后,她的遭遇反映了()。

A.社会对寡妇的关爱

B.封建迷信的危害

C.邻里之间的互助精神

D.底层妇女的悲惨命运

答案:D。单四嫂子是一个寡妇,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宝儿身上。宝儿的夭折使她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周围的人不仅没有给予她真正的帮助和同情,反而在她的痛苦上进行盘剥。这反映了底层妇女在封建社会中孤立无援、任人欺凌的悲惨命运。

10.《端午节》中的方玄绰是一个()的人。

A.勇敢无畏、积极抗争

B.虚伪自私、自命清高

C.勤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