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CCSB38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835—2025
代替DB62/T2835—2017
甘草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Thetechnologyregulationsof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seedpropagation
2025-07-30实施2025-04-30发布
2025-07-30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2/T2835—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2/T2835—2017《甘草种子繁育技术规程》,与DB62/T2835—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范围中的“病虫害防治”(见第1章);
b)删除了范围中的“标签、包装、运输”(见2017年版的第1章);
c)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见2017年版的第2章);
d)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见2017年版的第2章);
e)更改了种苗定义(见3.2,2017年版的3.2);
f)增加了地熊蜂定义(见3.3);
g)删除了隔离带定义(见2017年版的3.3);
h)更改了环境条件(见第4章,2017年版的第4章);
i)更改了甘草种子繁育田与甘草生产田四周的隔离带距离(见5.1,2017年版的5.1);
j)增加了种子直播繁育(见5.3);
k)更改了种苗移栽繁育(见5.4,2017年版的5.4);
1)更改了田间管理(见5.5,2017年版的5.5);
m)增加了病虫害防治,增加了具体的药剂量(见第6章);
n)增加了辅助授粉(见第7章);
o)增加了种子采收荚果颜色的变化(见第8章);
p)删除了标签(见2017年版的7.1);
q)删除了包装(见2017年版的7.2);
r)删除了运输(见2017年版的7.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种子总站、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安定区园艺工作站、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站、甘谷县农业产业服务中心、酒泉市甘草生物育种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连海、李永钊、何雪玲、李伟、古文霞、张兴俊、杜弢、师立伟、张会元、陈红刚。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7年首次发布为DB62/T2835—2017;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由甘肃省种子总站负责解释。
DB62/T2835—2025
甘草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材甘草种子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繁育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贮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及同类地区甘草种子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DB62/T2000中药材种子甘草
DB62/T2622农用地膜回收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
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
3.2
种苗
豆科甘草属种子播种后一年生甘草的根。
3.3
地熊蜂Bombusterrestris
属膜翅目蜜蜂科熊蜂属的一种,工蜂腹部的尾端为白色。
4环境条件
海拔1000m~1700m,灌溉便利,周围无污染源。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农田灌溉水质符合应符合GB5084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
5繁育技术
工
2
DB62/T2835—2025
5.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砂壤土。秋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规范 第2部分:职工一次性待遇申领》DB62T 5079.2-2025.docx
- 《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服务规范 第3部分:被征地农民》DB62T 5079.3-2025.docx
- 《金丝皇菊种苗繁殖与栽培技术规程》DB62T 5096-2025.docx
- 《罗布麻栽培技术规程》DB62T 5097-2025.docx
- 《旅游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规范》DB62T 5083-2025.docx
- 《马铃薯品种 陇薯15号》DB62T 5088-2025.docx
- 《马铃薯品种 陇薯16号》DB62T 5089-2025.docx
- 《马铃薯品种 天薯14号》DB62T 5086-2025.docx
- 《马铃薯品种 天薯15号》DB62T 5087-2025.docx
- 《农村防冻节水型户用卫生厕所 建设技术规范》DB62T 5098-2025.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