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口腔口扫标准化流程
演讲人:
日期:
06
后续应用衔接
目录
01
准备工作规范
02
操作流程指引
03
患者沟通管理
04
数据采集规范
05
质量控制体系
01
准备工作规范
设备检查与启动流程
确保口腔扫描仪的各项功能正常,包括扫描头、手柄、连接线等。
设备检查
打开口腔扫描软件,确保软件版本为最新,并检查软件设置是否正确。
软件启动
按照设备说明进行校准,确保扫描精度和准确性。
设备校准
患者体位与张口度评估
患者体位
引导患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头部稳定,确保扫描过程中头部不会移动。
01
张口度评估
让患者张开嘴巴,评估张口度是否足够大,以便能够扫描到需要扫描的区域。
02
口腔内评估
检查患者口腔内是否有牙齿缺失、牙齿移位、牙列不齐等情况,以便在扫描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理。
03
扫描区域预清洁标准
消毒处理
用消毒液对扫描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扫描过程的无菌操作。
03
用气枪或干净的纱布将口腔内多余的水分擦干,确保扫描区域干燥。
02
干燥口腔
清洁口腔
让患者漱口,清洁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等。
01
02
操作流程指引
扫描头校准与握持手法
扫描头校准
校准扫描头,保证扫描的精度和准确度,确保扫描出来的图像真实有效。
握持手法
正确握持扫描设备,保证手部稳定,避免颤抖和晃动,同时使扫描头与被扫物体表面保持合适的距离和角度。
三维扫描覆盖顺序
先从整体开始扫描,逐步覆盖全部区域,确保没有遗漏。
整体覆盖
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扫描,例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以保证扫描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顺序连贯
对于重点区域,如牙列、牙弓、咬合面等,要进行精细扫描,获取更多细节信息。
重点区域精细扫描
图像断点补扫策略
在扫描过程中,及时识别并标记出图像断点,即扫描不到或数据缺失的区域。
断点识别
补扫操作
重复验证
针对识别出的断点,进行补扫操作,填补数据缺失,保证三维图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补扫完成后,要对补扫区域进行重复验证,确保补扫数据与原有数据无缝衔接,不出现重影或错位等问题。
03
患者沟通管理
术前配合事项说明
术前准备
告知患者术前需进行的准备,如口腔卫生、牙齿清洁等,以及是否需要空腹等特殊情况。
03
向患者说明如何配合扫描,包括姿势、呼吸、口腔状态等,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
02
指导患者配合
告知患者扫描目的
向患者详细解释口腔口扫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适。
01
扫描过程不适反馈机制
实时反馈
在扫描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患者可以随时向医护人员反馈。
医护人员响应
紧急处理
医护人员应及时响应患者的不适,调整扫描方式或暂停扫描,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对于严重不适或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应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如停止扫描、给予紧急处理等,并及时告知患者。
1
2
3
术后口腔清洁指导
口腔卫生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口腔卫生,包括刷牙、漱口等,以避免术后感染。
01
饮食指导
给予患者术后饮食指导,建议避免食用过硬、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口腔恢复。
02
定期复诊
告知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口腔健康。
03
04
数据采集规范
原始数据保存格式
采用标准文件格式,如STL、OBJ等,确保数据的兼容性和可读取性。
统一的文件存储格式
建立原始数据备份机制,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数据备份机制
去除或匿名化处理病人敏感信息,确保数据隐私安全。
病人信息保护
三维模型精度校验
校验结果记录
详细记录校验过程和结果,便于后续数据分析和处理。
03
制定精度指标,如准确度、重复性、误差范围等,确保模型精度符合要求。
02
精度指标
精度验证工具
使用专业三维精度验证工具,如标准球、正方体等,验证模型精度。
01
影像异常数据标注
建立异常数据识别机制,如颜色失真、形态异常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异常数据识别
标注方法和工具
标注结果验证
使用专业标注工具和方法,如标签、注释等,对异常数据进行准确标注。
对标注结果进行验证和审核,确保标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5
质量控制体系
扫描完整性评估标准
扫描区域覆盖
确保扫描范围覆盖全部口腔组织,包括牙齿、牙龈、舌、口腔黏膜等。
01
扫描精度验证
通过标准模型或已知尺寸物体进行精度验证,确保扫描结果准确性。
02
扫描结果一致性
对同一患者多次扫描结果进行对比,确保扫描结果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03
设备日常校准记录
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进行日常校准,包括设备的光源、镜头、传感器等部件。
校准程序
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稳定性确定校准频率,至少每周进行一次校准。
校准频率
每次校准后需记录校准结果,包括校准前后的参数变化,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校准结果记录
图像伪影处理方案
伪影识别
伪影处理
伪影分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