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公务员考试《常识》同步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深圳中部和西北部主要为:
A.低山
B.平原
C.平缓台地
D.丘陵
答案:D
解析:深圳市地形分布以丘陵为主,中部和西北部广泛分布低矮山丘,虽存在500米以上低山突起,但属次要地貌;平原主要集中于南部沿海,平缓台地占比相对较小,故正确选项为丘陵。
2、[单选题]关于自然光学现象的成因,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晚霞:太阳光斜照至地球时,遇到悬浮在大气层高处的细小尘粒产生散射
B.地球极光: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大气摩擦生热发光
C.彩虹:阳光照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光线发生色散及衍射
D.海市蜃楼: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连续发生折射和全反射
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成因涉及不同物理原理。晚霞是由于阳光斜射时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大气,蓝光被细小颗粒散射(米氏散射),呈现红色;极光是太阳风的高能粒子与地球磁场作用,激发大气粒子发光;彩虹由阳光在水滴中折射、反射后色散形成,而非衍射;海市蜃楼源自光线在温度梯度明显的空气中折射和全反射。彩虹成因中提及“衍射”不符合实际物理过程,《光学》教材指出彩虹机理为折射、反射与色散共同作用。
3、[单选题]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树叶间透过一道道光柱,被称为:
A.丁达尔效应
B.巴纳姆效应
C.多普勒效应
D.德罗斯特效应
答案:A
解析:光通过胶体或悬浮颗粒时发生散射,形成可见光柱的现象。该效应由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发现并命名。选项[A]描述的现象符合这一物理现象,选项[B]属于心理学范畴,[C]涉及波频率变化,[D]是图像递归现象,均与题干现象无关。《物理光学》教材中对此现象有详细阐述。
4、[单选题]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桥梁吊绳中所使用的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可以用酸性物质泡,可降低农药的药性
C.印刷电路板常用化学腐蚀剂来生产,这种化学腐蚀剂是氯化铁
D.点燃蜡烛的炭黑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点燃蜡烛去除烟味
答案:B
解析:本题核心考查化学物质性质与实际应用。蔬菜残留农药多为酯类或碱性物质,需用碱性溶液促进水解以降低药效,酸性处理反而可能增强稳定性(如有机磷遇酸更稳定)。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FeCl3溶液用于蚀刻铜制电路板;炭黑具有多孔吸附结构,可吸附异味分子。
5、[单选题]下列论断属于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的是:
A.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D.搞建设至少不比搞革命容易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指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这一论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A选项“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并非在1992年提出;B选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也不是此时提出的;D选项不是“南方谈话”的内容。所以答案选C。
6、[单选题]某物业服务公司登记了业主苏某的电话号码。下列属于物业公司非法使用苏某电话号码的情形是:
A.苏某的房屋漏水,物业公司将苏某的电话号码告知楼下邻居杨某
B.苏某的房屋需要装修,物业公司将苏某的电话告知某装修公司
C.苏某的煤气管道未经检测,物业公司将苏某的电话号码告知市燃气公司
D.苏某的汽车阻挡了冯某开车出行,物业公司将苏某的电话告知冯某
答案:B
解析:本题核心考查个人信息处理合法性边界。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使用需遵循必要性和关联性原则。物业公司仅在履行法定职责或维护公共利益时可使用业主信息,B选项中将业主电话告知装修公司属于超出物业管理必要范围、可能引发商业骚扰的行为,构成信息非法使用;其余选项均涉及相邻权纠纷处理(A、D)或公共安全隐患排除(C),属于正当履职范畴。
7、[单选题]某日,刘某因给朋友过生日而喝醉了。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刘某用刀捅死了前来劝阻其闹事的饭店服务员。下列关于刘某行为的判断正确的是:
A.刘某是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因而不构成犯罪
B.刘某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C.刘某醉酒后杀人,应当从重处罚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