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工青年岗位能手主要事迹范文(6篇)
电工青年岗位能手主要事迹1
晴天一声霹雳,2022年3月15日,我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疫情来得突然,我市各镇政府果断行动,加强社会面管控。面对疫情,林村小学迅速反应,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铜墙铁壁。校外教师实行居家办公,校内教师及其家属配合封控,不进不出,杜绝校外人员流动。
在这个特殊时期,林村小学的一名普通后勤人员——电工小黄,这个平日憨态可掬,被大家尊称为“茂哥”的电工,化身为一名勇毅无私的“变形金刚”,默默守护林小大家庭。
一、起早贪黑,保障温饱
当旭日东升,艳阳普照大地,大家刚从那灿烂而不刺眼的阳光中醒来时,我们的茂哥已经踏着婉转动听的、此起彼伏的鸟鸣,走在清晨的校道上。
他一身清爽的打扮,一手拉着推着推车,潇洒地向校门口走去。校门口放置着在校住宿三十多人一天的新鲜口粮,全靠茂哥一推车、一箩筐、一个人,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拉回厨房。当我们提议轮流分担时,茂哥潇洒回应:“我自己就能搞定,不用你们帮忙。”又贴心地说:“你们搞线上教学那么辛苦,多睡会吧。”
晚上,当我们都吃饱喝足时,茂哥又拖着小推车向校门口走去,车上放着的是我们的残羹剩饭,量虽不多,但茂哥绝不会将其放置到第二天,坚决不给病菌滋生留一丝半点的机会。
他就是这样默默地拖着小推车,拉起我们疫情防控的温饱线,拉动着我们的一日三餐。
二、身兼多职,事无巨细
林小的校园里,总是处处可见我们的“变形金刚”——茂哥。他可不仅是粮食的搬运工,还是……
他的身影出现在食堂,他就是厨房的帮厨;出现在卫生房,他就是垃圾分类的环保卫士;出现在菜园子里,他就是浇水施肥的农人;出现在校园围墙边,他就是安全督查……小猫打翻了垃圾,他二话不说,拿起笤帚和拖把将其清理得一干二净;和我们迎面碰上了,他就是热情的大哥哥,关心我们的辛劳,问候着温饱。
他就是这样身兼多职、事无巨细地照顾着我们,当我们向他表达感谢时,他的眉眼间总流露出温柔的笑意,依旧潇洒地摇摇头:“不用谢不用谢,小事一桩。”
三、不忘本职,兢兢业业
在这忙碌的日子里,茂哥依旧不忘本职,时常利用晚上的休闲时间,处理校内的电工工作。茂哥能够及时查看老师们反馈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专业的手法帮助老师们解决相应的问题。他一会儿从得A栋跑到B栋,一会得从一楼爬到四楼,一会儿得拆卸灯管,一会儿又得检查仪器,事多如牛毛的情况下,茂哥都有条不紊地一一处理妥当,实在让大家肃然起敬。
疫情之下,林小的茂哥从一名普通的电工转变为“变形金刚”,勇担重任,任劳任怨,是当之无愧的战“疫”英雄。正所谓铁汉柔情,茂哥憨厚的外表下有一颗细腻热情的心。在茂哥心里,真正以林小为家、以我们为家人,给我们带来足够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彰显出一个“小人物”的无私与奉献。
电工青年岗位能手主要事迹2
在辽宁本钢集团公司有这么一个“怪人”,有3次坐机关当干部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表示就愿意在一线当电工。
他就是小罗,本钢的全能电工。30多年来,他完成技术革新30余项、先进操作法1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他用高超的技术数次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避免经济损失上亿元。先后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连拜6位师傅学技
1983年5月,在部队服役4年多的小罗在辽宁本溪转业,当时公安局、民政局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选择了到本钢当一名电工。
企业安排小罗到本钢机电安装公司团委当干事,9个月后,他找到领导提出要当电工。再后来,又有机会让他去机关工作,他再次拒绝。
“我的偶像是当电工的叔伯哥哥。”他说。
小罗是仫佬族,1962年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的贫困山区,村里1972年才通电。当时负责施工、安装的就是在县电业局工作的叔伯哥哥。
安装完成、电灯亮了,“太神奇了,哥哥太了不起了!”从那时起,小罗下定决心,长大也要当电工。
小罗学技术很有特点,跟一位师傅学一段时间,感觉掌握这门技术了,就要求换岗再学一门技术。15年间,他先后拜6位师傅学技。
除了跟师傅学艺,他还抽时间到本钢技校当旁听生,参加辽宁科技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在职学习,并拿到大专文凭。
2000年,本钢开始普及使用光纤电缆传输技术,小罗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自费到外地学习,还购买了相关技术资料,最终掌握了这门技术,填补了本钢光纤电缆接头熔接技术的空白。
小罗喜欢记笔记,故障原因、处理办法等他都记在笔记本上,多年来他的笔记已经有六七十本。
帮外国专家解决技术难题
2001年,本钢从新加坡引进66KV高压电缆接头制作技术。新加坡公司在安装制作高压电缆接头时拉起警戒绳,不让中方工人靠近。
安装过程中,外方专家漂洋过海带来的“封铅纸巾”受了潮无法使用,如果从国外重新发货,工期就要被迫延长。
一筹莫展之时,小罗表示,他有办法解决。
起初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