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托管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规程指南
托管场所消防安全检查规程指南
PAGE8
一、托管场所消防安全检查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托管场所作为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特殊区域,其消防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消防安全检查应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基本原则,确保场所的消防设施完备、疏散通道畅通、人员安全意识达标。检查工作需覆盖建筑结构、电气线路、消防设备、日常管理等多个维度,形成系统化的风险防控体系。
(一)建筑结构与防火分隔的检查要点
托管场所的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技术标准。检查时需重点核实以下内容: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墙体、楼板等承重构件必须采用不燃材料;防火分区面积不得超过规范限制,与其他功能区域(如商业、住宅)之间应设置防火墙或防火卷帘;疏散楼梯间应为封闭式,且不得堆放杂物。对于改建或扩建的托管场所,需核查是否擅自改变原防火分区设计,是否存在违规加层、搭建夹层等行为。
(二)电气线路与用火用电管理的检查规范
电气火灾是托管场所的高发风险源。检查时应要求场所提供电气线路检测报告,确认配电箱、插座、开关等设备无老化、过载现象;大功率电器(如空调、电热水器)需敷设专线,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严禁在场所内使用明火灶具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厨房区域应与其他区域物理隔离,并配备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夜间断电检查是必要环节,需确认非必要电器设备已完全切断电源。
(三)消防设施配置与维护的检查标准
托管场所必须按标准配置灭火器、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基础设备。灭火器应选择ABC类干粉型,每50平方米至少配备1具,且放置于明显位置;消火栓系统需保持水压正常,箱内配件齐全;超过两层的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得大于6米。检查时需核验设施维护记录,确保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功能测试,灭火药剂和电池等耗材定期更换。
二、托管场所消防安全检查的实施流程与方法
消防安全检查需建立标准化流程,通过分级分类管理提升检查效率。实施过程应包含前期准备、现场核查、问题反馈、整改复查四个阶段,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检查结果客观准确。
(一)检查前的资料审查与工具准备
检查人员需提前调取托管场所的建筑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文件、消防安全责任制清单、应急预案等资料,重点分析场所的火灾风险点。准备红外热成像仪、电气安全检测仪等专业设备,用于排查隐蔽隐患。针对不同规模的托管场所制定差异化检查表:学生人数超过50人的场所需增加疏散演练录像抽查环节,建筑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场所需核查防排烟系统联动测试报告。
(二)现场检查的技术手段与操作规范
采用“分区逐项”法开展检查:首先测试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对主机操作流程的熟练度,随机触发手动报警按钮验证系统响应时间;其次使用风速仪测量疏散通道正压送风量,标准值应不低于0.7m/s;最后通过烟雾发生器检测感烟探测器灵敏度,报警延迟不得超过30秒。对厨房、配电间等高危区域,需使用超声波检测仪排查燃气管道泄漏,红外测温仪扫描电缆接头温度异常。检查过程中应全程记录影像资料,对消防通道被占用、安全出口锁闭等违规行为立即取证。
(三)隐患整改的跟踪管理与闭环机制
检查结束后24小时内出具书面整改通知书,明确一般隐患(如灭火器压力不足)与重大隐患(如自动喷淋系统瘫痪)的整改时限。建立“一患一档”跟踪制度,通过智慧消防平台实时上传整改进度照片。对涉及建筑消防安全的结构性隐患(如防火门损坏),需协调住建部门联合督办;对拒不整改的场所,依法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复查时应采用“双随机”方式,即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和复查时段,避免预演式应付检查。
三、托管场所消防安全检查的保障机制与创新实践
构建长效化的消防安全检查体系,需要制度保障、技术赋能和多方协同的共同作用。通过引入新型监管模式和创新技术应用,可显著提升托管场所的火灾防控能力。
(一)责任落实与培训考核的保障措施
推行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要求托管场所法定代表人签署责任承诺书,并在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消防安全管理人信息。建立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内容包含火场疏散引导、初起火灾扑救等实操技能,每季度组织1次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消防部门应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双随机”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场所实施“一票否决”,取消其办学资质。探索建立消防安全信用积分制度,将检查结果纳入托管机构星级评定体系。
(二)智慧消防技术的创新应用
推广安装物联网消防监测设备,在托管场所配电箱加装智慧用电监测终端,实时采集电流、温度数据并上传至监管平台;在厨房区域部署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别油锅起火、燃气阀门未关闭等风险行为。开发移动端检查APP,实现检查项目智能勾选、隐患照片自动归类、法律条款一键引用等功能。试点应用AR消防巡检眼镜,辅助检查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