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2023年福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福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中国近代史中曾发生过:①黄花岗起义;②南昌起义;③金田起义;④二次革命。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答案】:A

【解析】黄花岗起义时间为1911年4月27日,南昌起义时间为1927年8月1日,金田起义发生于1851年1月11日,二次革命发生时间为1913年。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金田起义、黄花岗起义、二次革命、南昌起义。

2、下列哪首诗既描写出诗人戍卒不得还乡的哀怨,又体现出诗人的广阔胸怀?()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D.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所表达情感和内涵的理解。各诗句含义及分析如下:第一句诗描绘出只要有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驻守边关,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体现了对良将的期盼和抵御外敌的决心,但未体现戍卒不得还乡的哀怨。第二句诗意思是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此诗一方面体现了驻守边关的士卒因春风不度、无法回到家乡的哀怨之情,另一方面也从“何须怨”可以看出诗人广阔的胸怀,不只是局限于个人思乡的哀怨,更有一种豁达。第三句诗描述了将军和都护在严寒中因天气寒冷而连弓都拉不开、铁甲也难以穿上的情景,主要是在描写边塞的苦寒环境,没有体现出戍卒不得还乡的哀怨和诗人的广阔胸怀。第四句诗是诗人自叹身世飘零,表达的是个人离开京城多年后的自怜之情,与戍卒不得还乡的主题以及诗人广阔胸怀无关。综上,描写出诗人戍卒不得还乡的哀怨,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广阔胸怀的诗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根据经济设计、职务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来确定并吸引有能力人员的活动,这种行为是()。

A.测评

B.招聘

C.培训

D.考录

【答案】:B

【解析】该题描述的活动是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测评主要是对人员的能力、素质等进行评估,并非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的核心行为;培训是提升已招聘人员的能力和技能,不是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考录通常是一种选拔方式,重点在选拔环节而非确定和吸引环节;而招聘正是根据经济设计、职务分析等信息,去确定和吸引有能力的人加入组织的活动,所以答案是招聘。

4、一个标准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例如()

A.《太原市人民政府的请示》

B.《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紧急通知》

C.《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

D.《关于193次旅客快车发生重大颠覆事故的报告》

【答案】:C

【解析】一个标准式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个要素构成。有些选项中只有发文机关名称和文种,缺少事由;有些选项只有事由和文种,缺少发文机关名称。一个标题中发文机关名称表明公文由谁发出,事由说明公文的主要内容,文种体现公文的性质和用途。只有包含这三个要素,才符合标准式公文标题的要求。经分析,只有“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批复”,“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名称,“关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是事由,“批复”是文种,完整包含了公文标题的三个要素,符合标准式公文标题的构成要求。

5、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

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大气压强

B.龙卷风利用静电将物体吸到空中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

D.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答案】:A

【解析】龙卷风实质是高速旋转气流,其内部压强远小于外部大气压强,会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作用下能把地面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所以龙卷风能“吸”起物体。

6、社会存在是()

A.社会环境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C.社会生活精神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答案】:B

【解析】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而非社会环境、精神方面总和或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总和,所以答案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7、关于公文中的请示和报告的表述,下列错误的是()。

A.请示和报告都需要受文机关的答复

B.请示和报告都不以文种单独作标题

C.请示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事后行文,也可工作中行文

D.请示要求一文一事;报告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多事

【答案】:A

【解析】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公文,需要上级机关给予答复,以明确是否批准或指示如何办理。而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等的公文,一般不需要上级机关专门答复,主要是让上级了解相关情况。所以“请示和报告都需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