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东青岛胶州市“优才聚胶”计划综合选聘(第二批)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2025山东青岛胶州市“优才聚胶”计划综合选聘(第二批)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山东青岛胶州市“优才聚胶”计划综合选聘(第二批)11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西周时期,一项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封建制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赋予诸侯权利并要求其履行义务的制度。首先分析各选项所涉及制度的特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并非西周时期的制度,不涉及赋予诸侯权利和要求诸侯履行义务的内容,所以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既赋予了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符合题目描述。郡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与西周时期赋予诸侯权利和义务的制度不同,不符合题意。封建制一般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并非西周时期特定的赋予诸侯权利并要求其履行义务的制度概念,不符合题意。综上,正确答案是分封制。

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反映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案】:A

【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认为认识源于物质,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认为认识源于精神,是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所以体现二者的对立。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计划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答案】:D

【解析】宏观经济调控是政府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调节与控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需尊重市场规律。计划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方式来引导经济发展,但在市场经济中它不能作为主要手段,因为市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使得计划难以全面、及时地反映经济实际情况。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权威性等特点,但过多使用行政手段容易违背市场规律,影响市场主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所以也不宜作为主要手段。法律手段是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来规范经济活动,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律保障,但法律手段更多是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难以直接对经济运行进行实时调控。经济手段是指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节,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通过利益机制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够较好地与市场机制相融合,既可以保持市场的活力和自主性,又能实现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经济手段。

4、何某醉酒后躺在路边,众多路人在旁围观,曾某佯装搀扶何某,趁机迅速拿走其口袋里的钱包,曾某的行为构成了()。

A.抢夺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诈骗罪

【答案】:B

【解析】本题可根据抢夺罪、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结合题干中曾某的行为进行分析。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虽然曾某有趁人不备的行为,但抢夺罪强调的是对物的强力夺取,通常会对被害人的人身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而本题中曾某只是悄悄拿走何某口袋里的钱包,不存在对物的强力夺取,故不构成抢夺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在本题中,曾某假装去扶何某,趁何某处于醉酒无意识状态,秘密地将其口袋里的钱包拿走,符合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构成要件,因此曾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本题中曾某并未对何某使用暴力、胁迫等强制方法,不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不构成抢劫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关键在于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而本题中何某处于醉酒无意识状态,不存在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的情况,所以曾某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综上,曾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构成犯罪的是()。

A.赵某路遇持刀抢劫,在反抗中将劫匪打成轻伤

B.钱某路过严重车祸现场却未报警,结果有两人死于该场车祸

C.孙某将不满一岁的幼女遗弃在公园长椅上,致其被冻死

D.李某与邻居发生纠纷,扬言要殴打邻居,邻居在逃跑过程中不慎坠楼身亡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各情形是否构成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马马灯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