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目?录01内外交困的历史背景02内部统治危机(内忧)03外部侵略压迫(外患)04救亡图存运动探索05变革失败的深层原因06历史经验与现代启示
内外交困的历史背景CATALOGUE01
传统帝制体系的危机晚清官僚体系僵化严重,各级官员贪污成风,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财政亏空加剧。例如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生动反映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程度。官僚系统腐败土地兼并严重军事力量衰落地主阶级通过高利贷等手段疯狂兼并土地,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激化了阶级矛盾,为太平天国运动埋下伏笔。八旗和绿营兵制腐朽不堪,武器装备落后,训练废弛。在镇压白莲教起义时就已显疲态,面对近代化列强军队更是不堪一击。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军事技术代差思想文化碰撞经济体系冲击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仅出动47艘舰船、4000余人的远征军,就击败了拥有80万常备军的清王朝,凸显了冷热兵器时代的巨大差距。西方机器工业品凭借不平等条约特权大量倾销,导致中国传统手工业破产。仅1846年英国对华棉纺织品出口就比战前增长4.5倍,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传教士活动、西学传播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海国图志》等著作开始改变士大夫的天下观,但统治集团仍坚持夷夏之辨的陈旧观念。
地缘政治格局的转变朝贡体系崩溃1842年《南京条约》首次规定中外官员平等往来,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虚幻地位。到1860年,已有16国与清廷建立近代外交关系。边疆危机加剧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割占外东北100余万平方公里土地;英国策动阿古柏侵占新疆;日本吞并琉球,传统藩属体系土崩瓦解。列强势力范围划分甲午战争后出现瓜分中国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俄国租借旅顺,英国租借威海卫,法国租借广州湾,形成势力范围割据局面。
内部统治危机(内忧)CATALOGUE02
农民起义与社会动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土地均分,席卷半个中国,直接冲击清廷统治根基,导致江南经济核心区遭受严重破坏,人口损失超2000万。捻军起义(1853-1868)回民起义(1862-1873)活跃于北方的农民武装,采用游击战术对抗清军,与太平天国形成南北呼应,持续消耗清廷军事资源,加速地方团练势力的崛起。西北地区因民族压迫爆发的持续动乱,清廷耗费十年才平定,暴露了边疆治理的脆弱性,加剧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衰退。123
官僚腐败与财政崩溃为解决财政危机,清廷大规模卖官鬻爵,导致官僚系统素质急剧下降,州县官员贪污成风,道光年间仅河工贪腐案就涉及白银千万两。捐纳制度泛滥厘金税收弊端鸦片贸易失控为镇压起义设立的商业税(厘金)演变为地方割据工具,税率高达10%-20%,严重阻碍商品流通,却未能改善中央财政,至同治年间国库年赤字达800万两。尽管林则徐虎门销烟,但战后鸦片输入激增,白银外流年均1500万两,造成银贵钱贱的货币危机,农民赋税实际负担加重50%以上。
民族矛盾与文化冲突满汉隔阂深化边疆分离倾向教案频发(1860-1900)清廷长期维持首崇满洲政策,六部堂官满汉比例失衡,同治前汉族官员不得掌兵权,湘淮军崛起后引发满族亲贵强烈反弹。西方传教士依托不平等条约传教,引发300余起民教冲突,如天津教案(1870)导致数十外国人被杀,暴露传统文化与基督教的尖锐对立。新疆阿古柏政权(1865-1877)在英国支持下独立建国,西藏十三世达赖两度出逃,反映清廷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严重衰退。
外部侵略压迫(外患)CATALOGUE03
鸦片战争与领土割让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清军因装备落后和战术僵化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割让香港岛,并赔偿2100万银元,标志着中国主权开始遭受系统性破坏。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通过《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给英国,沙俄趁机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侵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50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边疆危机全面爆发。领土完整遭破坏两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丧失关税自主权,外国商品倾销导致自然经济解体,同时鸦片贸易合法化加剧社会危机,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战争影响深远
不平等条约体系形成条约网络束缚主权1842-1901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700余项条约,形成涵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内河航行权等特权的条约制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状态。财政经济受控战争赔款总额超12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5年财政收入),列强通过控制海关、盐税等作为抵押,赫德担任总税务司48年,外国资本掌控中国经济命脉。司法与行政干预领事裁判权使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约束,租界成为国中之国,1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