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公务员考试《常识》高分题库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火灾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周围的环境,造成周围物体变形和人员伤亡?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对流与热传导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火灾核心影响机制在于热辐射传递能量。热辐射以电磁波形式传播,无需介质即可使周边物体温度急剧升高,引发燃烧或结构变形。当辐射强度超过可燃物燃点时,直接导致火势蔓延;人体暴露在强辐射下会迅速灼伤,这是造成伤亡的主因。热对流和传导虽参与能量传递,但作用范围及效率远不及辐射效应主导的远距离破坏。
2、[单选题]“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考试是:
A.殿试
B.省试
C.会试
D.乡试
答案:D
解析:《儒林外史》第三回描述范进中举的情节。明清科举制度中,“乡试”是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者为进士;会试是礼部主持的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省试为唐宋旧称,明清无此名。“中举”即通过乡试,对应选项D。
3、[单选题]下列场景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战国人使用象牙制品
B.屈原和宋玉饮酒作赋
C.霍去病向汉武帝上纸本奏议
D.商王武丁的妻子身穿丝绸服装
答案:C
解析:本题核心考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发展脉络。C选项涉及造纸术应用时间,西汉虽已出现植物纤维纸(如灞桥纸),但尚未成为主流书写材料,官方文书仍以竹简、木牍为主,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才逐步普及;A项象牙制品在商周时期已属贵族奢侈品,战国楚墓曾出土透雕象牙剑饰;B项屈原与宋玉同为楚辞代表人物,存在交往可能;D项殷墟妇好墓出土青铜器附着丝绸残片,印证商代贵族已使用丝绸。
4、[单选题]古诗云:“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下列选项中与此诗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C
解析: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一》强调亲身观察和实践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现实的虚构。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主张真知源于实践,与诗中“亲到长安”的意象呼应。A项强调环境优势,B项体现自然现象的感知,D项描绘景色,均未直接体现实践与认知的关系。C项直接点明实践的必要性,与原诗哲理一致。
5、[单选题]通货膨胀一般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是:
A.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B.物价很快地上涨,使货币失去价值
C.货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D.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经济中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导致物价普遍上涨。题干中提到的货币供给大于需求是现象层面的描述,而本质在于社会总体购买力超过生产所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选项A正确反映了这一实质,选项B描述的是通货膨胀的表象,选项C重复题干现象,选项D与通货膨胀相反。这一区分源自宏观经济学中关于总供求平衡的理论。
6、[单选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它的主题是外来物种入侵。对待外来物种的正确态度是:
A.有目的地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促进本国生物多样化
B.为保护本国生物多样化,所有外来物种应一概拒之门外
C.引进外来物种应尽量选择生长快、繁殖快、适应性强的物种
D.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造成极大生态危害,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答案:D
解析:外来物种入侵可能破坏本地生态平衡,威胁原有物种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强调防范意识,合理措施应平衡引入与防范风险。A选项忽略入侵风险,盲目引进可能引发生态灾难;B选项过于绝对,科学评估后的合理引入并非完全不可行;C选项推荐物种特性恰为入侵种典型特征,可能加剧生态威胁;D选项符合国际共识和生态保护原则,强调主动防范入侵的必要性。参考《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入侵物种管理的内容,明确要求预防优先、控制传播。
7、[单选题]我国古代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青铜器的代表。以下关于青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铜属于纯净物
B.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C.青铜的硬度比铜大
D.青铜耐腐蚀,易铸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