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VIP

《最后一课》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一课》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A.都德

B.莫泊桑

C.契诃夫

D.欧·亨利

答案:A。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最后一课》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莫泊桑以短篇小说创作著称,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变色龙》《套中人》等;欧·亨利是美国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2.《最后一课》的故事背景是()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国独立战争

答案:A。普法战争是1870年1871年普鲁士王国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法国战败后,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最后一课》就发生在阿尔萨斯省被普鲁士占领后,当地学校即将改教德语的背景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391945年;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

3.文中“最后一课”指的是()

A.最后一堂历史课

B.最后一堂法语课

C.最后一堂算术课

D.最后一堂写字课

答案:B。因为普鲁士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下令这两个地方的学校只准教德语,所以韩麦尔先生给学生们上的这堂课是他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4.小弗朗士原本是一个()的孩子。

A.勤奋好学

B.调皮贪玩

C.沉默寡言

D.成熟稳重

答案:B。文中提到小弗朗士上学路上还想着去野外玩,怕老师的提问,之前也不喜欢学习,说明他原本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后来在最后一课上他才发生了转变。

5.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穿着是()

A.平常的衣服

B.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C.军装

D.睡衣

答案:B。文中明确描述“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从这段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穿着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是他为了表示对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重视。

6.文中“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是()

A.表现郝叟老头儿视力不好

B.表现郝叟老头儿对学习的热爱

C.表现郝叟老头儿对最后一课的重视和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D.表现郝叟老头儿年纪大了,行动不便

答案:C。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郝叟老头儿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他戴上眼镜,两手捧着初级读本,体现出他对这最后一次学习法语机会的珍惜,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也侧面烘托了这堂课的重要性和人们对法语、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并不是单纯因为视力不好、对学习的热爱或者行动不便。

7.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上的情感变化是()

A.轻松难过自责悲愤崇敬

B.难过轻松自责崇敬悲愤

C.自责难过轻松悲愤崇敬

D.悲愤难过自责轻松崇敬

答案:A。一开始小弗朗士想着能逃学去玩,心情轻松;得知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他感到难过;想到自己以前不好好学习,他开始自责;对普鲁士侵略者禁止学法语感到悲愤;最后对韩麦尔先生充满了崇敬。

8.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他这样说的原因是()

A.法国语言本身具有优美的特点

B.表达他对法国语言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文档评论(0)

梦梦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15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 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