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某市出租汽车的车费计算方式如下:路程在3公里以内(含3公里)为8.00元;达到3公里后,每增加1公里收1.40元;达到8公里以后,每增加1公里收2.10元,增加不足1公里按四舍五入计算。某乘客乘坐该种出租车交了44.4元车费,则此乘客乘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
A.22公里
B.24公里
C.26公里
D.29公里
【答案】:A
【解析】设总路程为x公里,且x>8,根据题干可得:出租车开到8公里时,需支付8+[(8-3)×1.40]=15元,即剩余路程要支付44.4-15=29.4元。剩余路程可能分别为14、16、18和21公里,只有剩余路程为14公里时符合要求,其它情况下均要为剩余路程支付超过30元的路费。
2、下列属于唯一可以转让的人格权的是()。
A.姓名权
B.肖像权
C.名称权
D.名誉权
【答案】:C
【解析】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其中,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同时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的权利,姓名权具有专属性,与特定主体紧密相连,不可转让。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肖像权基于自然人的人格产生,同样具有强烈的人身属性,不能进行转让。名誉权是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它是维护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不受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与主体的人格不可分离,不能转让。而名称权是法人、非法人组织对其名称享有的权利。名称权可以依法转让,这是名称权与其他人格权的重要区别。法人、非法人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可依法将自己的名称权进行转让,以实现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唯一可以转让的人格权是名称权。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周易》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名言出处的文学常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强调在战争等情境中,人心团结的重要性超过有利的天时和地理条件。它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其中并没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名言。《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的著作,其内容多涉及道家的哲学思想、人生观和自然观等,未包含此内容。《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称为“大道之源”,也没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综上所述,答案是《孟子》。
4、下列哪一项操作不可能打开任务管理器()
A.按CtrI+Shift+Esc组合键
B.按Win+r打开运行,输入taskmgr回车
C.在任务栏单击鼠标右键,启动任务管理器
D.按Win+D组合键
【答案】:D
【解析】Win+D组合键表示回到桌面。考点:计算机信息技术
5、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答案】:C
【解析】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意味着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此时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抑制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增加政府支出会使社会总需求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缓解通货膨胀;减少税收会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也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同样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所以既增加政府支出又减少税收的做法不可行。减少税收会刺激经济,增加社会总需求,不利于应对通货膨胀,所以减少政府支出同时减少税收的举措也不合适。增加政府支出会推动总需求上升,不符合抑制通货膨胀的需求,因此增加政府支出并增加税收的方式也不正确。而减少政府支出能够直接降低社会总需求,增加税收会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抑制消费和投资,同样起到减少社会总需求的作用。所以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应采取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的财政政策。
6、自我防御是指以潜意识伪造或曲解现实,使自我免受危害,保持自我和谐统一的过程。一名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后,将怒气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同学身上,这种自我防御方式是()。
A.转移
B.反向
C.文饰
D.投射
【答案】:A
【解析】自我防御机制有多种方式。本题描述的是学生在受到老师批评后,将怒气和不满情绪从老师身上,发泄到了同学身上。转移这种自我防御方式,就是个体在遇到挫折后,会把自己的情绪反应转移到其他对象身上,以寻求心理平衡。而反向是指个体表现出与内心真实想法相反的行为或态度;文饰是指个体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看似合理的解释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贺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北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海北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4年商丘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4年岳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2023年海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酒泉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巫溪县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2025年海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年威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docx
- 2025年云浮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呼伦贝尔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docx
- 2025年丹东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有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天水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乐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3年海北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阜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年娄底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4年渭南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保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