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疾病查房要点解析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病因与诱因
01
定义与分类
03
临床表现
04
诊断标准
05
治疗措施
06
护理与随访
01
定义与分类
呼吸衰竭定义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呼吸衰竭的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是判断有无呼吸衰竭和区分呼吸衰竭类型的主要依据。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呼吸衰竭基本概念
分型标准(I型/II型)
01
I型呼吸衰竭
又称低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或正常,主要见于换气功能障碍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肺栓塞等。
02
II型呼吸衰竭
又称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氧分压降低,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主要见于通气功能障碍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麻痹等。
病理生理机制
通气不足
氧耗量增加
换气功能障碍
呼吸肌疲劳
由于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等原因,导致通气量减少,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泡通气不足、肺泡弥散障碍等原因,导致肺换气功能受损,引起低氧血症。
在感染、发热、剧烈运动等情况下,机体氧耗量增加,导致相对性缺氧。
长时间用力呼吸,呼吸肌疲劳,导致通气量下降,加重呼吸衰竭。
02
病因与诱因
常见病因(肺源性/非肺源性)
包括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血管疾病如肺栓塞;以及胸部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呼吸窘迫等。
肺源性病因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意外、脑炎等;神经肌肉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等;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以及药物过量或中毒导致的呼吸抑制。
非肺源性病因
急性与慢性诱因差异
常见为突发性的呼吸道阻塞,如异物吸入、喉头水肿等;以及急性重症感染、急性肺水肿等导致呼吸功能急剧下降的情况。
急性诱因
主要包括长期吸烟、慢性呼吸道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长期卧床导致的肺不张等,这些诱因会导致呼吸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引发呼吸衰竭。
慢性诱因
高危因素
包括年龄大于65岁、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心功能不全、长期卧床等,这些因素会显著增加呼吸衰竭的发病风险。
危险因素分层
中危因素
包括中度肥胖、吸烟、酗酒、糖尿病等,这些因素虽然不像高危因素那样直接导致呼吸衰竭,但会加速疾病进程并增加治疗难度。
低危因素
主要包括一些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有害气体、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这些因素虽然与呼吸衰竭的直接关系不大,但长期存在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03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呼吸困难/发绀等)
精神神经症状
如精神错乱、躁动、昏迷等,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03
皮肤、黏膜出现青紫色,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常出现在口唇、甲床等部位。
02
发绀
呼吸困难
表现为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伴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
01
体征评估(呼吸频率/意识状态)
呼吸频率
呼吸频率增快是呼吸衰竭的早期表现,晚期可能减慢。
01
呼吸节律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潮式呼吸、间歇性呼吸等异常节律。
02
意识状态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有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03
肺部体征
听诊肺部是否有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04
并发症预警信号
循环系统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肾功能损害
酸碱平衡紊乱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如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症状。
由于缺氧和毒素蓄积,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尿量减少、氮质血症等。
呼吸衰竭患者常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如呼吸性酸中毒等,需及时纠正。
04
诊断标准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发绀等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精神错乱、嗜睡、昏迷等。
临床诊断流程
症状诊断
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三凹征、鼻翼扇动等,以及肺部听诊是否有啰音等体征。
体征诊断
是否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神经肌肉疾病等呼吸衰竭的诱因或基础疾病。
病史诊断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判断有无缺氧和缺氧程度,以及有无呼吸衰竭。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判断有无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呼吸衰竭的类型。
pH值
了解机体酸碱平衡状态,协助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碳酸氢根离子(HCO3-)
协助判断代谢性酸碱中毒及其代偿情况。
血气分析判读要点
影像学与肺功能评估
胸部X线检查
观察肺部病变情况,如肺部渗出、肺不张、气胸等,以及评估心脏大小、形态和肺动脉高压等。
01
胸部CT检查
对于某些病变,如肺炎、肺栓塞、肺部肿瘤等,CT检查比X线更为敏感和准确。
02
肺功能检查
评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pdf VIP
- 中南大学青年长江候选人贺治国.pdf VIP
- 狂人日记 鲁迅.pdf VIP
-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实用指南20241231_143250.pdf VIP
- 民政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docx
- Unit5 Let's go第4课时 Hit it big&Wrap up&Let's explore(课件)2025-2026学年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中化学:化学数字化实验.doc
-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大学之道》教学设计.docx
-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42).doc VIP
- Unit5 Let's go第3课时 Fuel up (课件)2025-2026学年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