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箫散文选》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VIP

《吴伯箫散文选》阅读测试题(附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伯箫散文选》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记一辆纺车》中,作者提到纺车是“战斗的武器”,这里的“战斗”主要指()

A.与敌人的军事战斗

B.与恶劣自然环境的战斗

C.为解决物质困难进行的生产战斗

D.思想文化领域的战斗

答案:C。在《记一辆纺车》中,当时处于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纺车是大家进行生产劳动、解决物质匮乏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纺线等生产活动来克服困难,所以“战斗”主要指为解决物质困难进行的生产战斗,A选项军事战斗并非纺车直接体现的作用;B选项恶劣自然环境在文中不是纺车“战斗”所针对的主要对象;D选项思想文化领域与纺车的关联不大。

2.《菜园小记》中,作者描写菜园的用意不包括()

A.展现延安军民的劳动生活

B.表达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赞美

C.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D.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

答案:D。《菜园小记》生动地描绘了延安军民在菜园里的劳动生活,体现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劳动和劳动成果的赞美,同时也能看出农业生产在当时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当时的延安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革命根据地,并不存在需要批判的社会制度,所以选D。

3.下列对《早》这篇散文中“早”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早上的时间早

B.做事要趁早,不拖延

C.以“早”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时时早、事事早

D.单纯指鲁迅上学不迟到

答案:C。《早》一文通过讲述鲁迅在书桌上刻“早”字的故事,重点强调鲁迅以“早”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要时时早、事事早,有积极进取、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含义。A选项“早上的时间早”过于表面;B选项“做事不拖延”不够全面;D选项“上学不迟到”只是“早”的一个方面体现,不能完整表达其内涵。

4.《马》中,作者笔下的马象征着()

A.自由奔放的精神

B.残暴凶狠的力量

C.软弱无能的形象

D.贪婪自私的品性

答案:A。在《马》中,作者描绘了马在草原上自由驰骋等情景,突出了马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特点,象征着自由奔放的精神。B、C、D选项的描述与文中马的形象不符。

5.《歌声》中,“歌声”主要指的是()

A.延安军民唱的抗日歌曲

B.鸟儿的歌声

C.风声、雨声等自然声音

D.机器的轰鸣声

答案:A。《歌声》围绕延安军民的生活展开,文中着重描写了延安军民唱抗日歌曲的情景,这些歌声反映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乐观精神。B选项鸟儿歌声并非主要描写对象;C选项自然声音不是核心的“歌声”;D选项机器轰鸣声与文意无关。

6.《窑洞风景》中,窑洞代表的是()

A.落后贫穷的居住环境

B.延安军民艰苦但乐观的生活

C.封建保守的生活方式

D.与世隔绝的生存状态

答案:B。《窑洞风景》展现了延安窑洞的独特风貌,虽然窑洞的居住条件相对艰苦,但延安军民在窑洞里生活、学习、工作,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精神,窑洞是他们艰苦但乐观生活的象征。A选项“落后贫穷”没有体现出其中蕴含的积极意义;C选项“封建保守”与延安的革命氛围不符;D选项“与世隔绝”不符合实际情况,延安是革命的中心,与外界有着紧密联系。

7.《泰山极顶》中,作者登上泰山极顶最想看到的是()

A.壮丽的自然风光

B.日出的奇景

C.古代的建筑遗迹

D.云雾缭绕的仙境

答案:B。《泰山极顶》中,作者围绕着想要看泰山日出展开叙述,详细描写了为看日出做的准备以及对日出景象的期待,虽然文中也有自然风光、建筑遗迹等描写,但最核心的是想看日出的奇景。A、C、D选项都不是作者最主要的目的。

8.《猎户》中,作者拜访的猎户是()

A.董昆

B.老宋

C.尚二叔

D.以上都是

答案:D。在《猎户》中,作者先后拜访了尚二叔、老宋和董昆三位猎户,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相处,展现了猎户们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9.《山屋》中,“山屋”给作者带来的感受是()

A.孤独和恐惧

B.宁静和惬意

C.烦躁和不安

D.悲伤和绝望

答案:B。《山屋》中,作者描绘了山屋周围的宁静环境,如山林、月光等,以及在山屋中独处的惬意感受,体现了宁静和惬意的氛围。A选项“孤独和恐惧”不符合文中的情感基调;C选项“烦躁和不安”与文意不符;D选项“悲伤和绝望”也未在文中体现。

10.《书》中,作者认为书的重要作用不包括()

A.增长知识

B.开阔视野

C.消磨时间

D.陶冶情操

答案:C。在《书》中,作者强调书能让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积极作用,而“消磨时间”是一种比较消极的说法,不是作者所强调的书的重要作用。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记一辆纺车》中,作者提到纺线有几种姿势,其中最舒服的姿势是______。

答案:“盘腿坐小板凳”。在《记一

文档评论(0)

乐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乐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