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员试题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设计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建筑设计中,建筑的基本模数数值为()

A.10mmB.50mmC.100mmD.1000mm

2.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层为多层住宅。

A.1-3B.4-6C.7-9D.10层及以上

3.以下哪种建筑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

A.红砖B.混凝土C.聚苯乙烯泡沫板D.玻璃

4.建筑剖面图的剖切符号应标注在()

A.总平面图B.底层平面图C.标准层平面图D.屋顶平面图

5.楼梯的坡度一般在()之间。

A.20°-30°B.25°-45°C.30°-50°D.40°-60°

6.民用建筑中,窗洞口的高度和宽度均采用()mm的模数。

A.100B.200C.300D.500

7.建筑设计中,防火分区的划分是为了()

A.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B.方便施工C.防止火灾蔓延D.降低建筑成本

8.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A.一B.二C.三D.四

9.无障碍设计中,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

A.1:8B.1:10C.1:12D.1:15

10.平屋顶的排水坡度一般为()

A.1%-3%B.3%-5%C.5%-8%D.8%-10%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建筑设计的依据包括()

A.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B.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

C.气象条件

D.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2.建筑的构成要素有()

A.建筑功能B.建筑技术C.建筑形象D.建筑高度

3.以下属于公共建筑的有()

A.学校B.医院C.住宅D.办公楼

4.影响建筑间距的因素有()

A.日照B.通风C.防火D.视线干扰

5.建筑平面设计包括()

A.单个房间平面设计B.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C.平面组合设计D.建筑体型设计

6.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

A.混合结构B.框架结构C.剪力墙结构D.筒体结构

7.建筑的围护结构包括()

A.屋顶B.外墙C.门窗D.基础

8.建筑色彩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

A.建筑的功能B.环境因素C.人的心理感受D.建筑的造价

9.无障碍设计的内容包括()

A.无障碍入口B.无障碍通道C.无障碍卫生间D.无障碍电梯

10.建筑设计图纸包括()

A.建筑总平面图B.建筑平面图C.建筑立面图D.建筑剖面图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建筑设计只需满足功能需求,无需考虑美观。()

2.建筑的层高是指楼地面到楼板底面的垂直距离。()

3.圈梁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

4.建筑的朝向主要应考虑夏季的主导风向。()

5.楼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楼梯段的宽度。()

6.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甲级防火门耐火极限最高。()

7.建筑的通风方式只有自然通风一种。()

8.建筑物的耐久等级越高,其使用年限越长。()

9.无障碍坡道的扶手高度应为0.85m。()

10.建筑设计中,窗的面积越大越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

答案:一般程序包括项目前期策划,了解任务要求等;方案设计,构思建筑方案;初步设计,深化方案并确定技术指标;施工图设计,绘制详细施工图纸指导施工。

2.简述建筑平面组合的方式。

答案:有走道式组合,通过走道联系各房间;套间式组合,房间相互穿套;大厅式组合,以大厅为中心;单元式组合,将功能相关房间组成单元。

3.简述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的措施。

答案: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墙体材料,如保温砖;增加墙体厚度;做好门窗密封,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和中空玻璃;屋顶设置保温层。

4.简述建筑设计中如何考虑采光。

答案:合理确定窗户大小和位置,保证足够采光面积;选择合适的窗型,如平开窗采光效果较好;避免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阳光,注意建筑间距。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1.讨论绿色建筑设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绿色建筑设计可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水耗和材料浪费;保护环境,降低污染排放;提升室内环境质量,有益人体健康;符合可持续发展

文档评论(0)

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实时更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