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辽宁省中医专长医师资格(针灸推拿)执业资格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项不是针灸治疗原则
A.补虚泻实
B.三因制宜
C.调和阴阳
D.疏通经络
2.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中府
B.云门
C.少商
D.商阳
3.治疗面瘫应选用的主要经脉不包括
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太阳经
C.手足少阳经
D.足厥阴经
4.以下哪项不是合谷穴的主治病症
A.头痛
B.齿痛
C.腹痛
D.便秘
5.三阴交穴位于
A.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C.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D.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6.治疗中风闭证,应首选的穴位是
A.水沟
B.十二井穴
C.太冲
D.以上都是
7.下列哪项不属于拔罐的作用
A.通经活络
B.消肿止痛
C.祛风散寒
D.补益气血
8.针灸治疗痛经实证应选取的主穴是
A.中极、次髎、地机、三阴交
B.关元、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C.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关元
D.中极、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9.以下哪项不是针刺的辅助手法
A.提插法
B.震颤法
C.刮柄法
D.弹柄法
10.治疗眩晕实证的主穴是
A.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B.百会、风池、肾俞、肝俞
C.百会、内关、足三里、气海
D.百会、风池、脾俞、胃俞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针灸治疗原则包括
A.补虚泻实
B.三因制宜
C.调和阴阳
D.疏通经络
2.下列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有
A.足三里
B.上巨虚
C.下巨虚
D.丰隆
3.治疗颈椎病可选用的穴位有
A.天柱
B.颈椎夹脊
C.肩井
D.外关
4.针灸治疗失眠的主穴有
A.神门
B.内关
C.三阴交
D.百会
5.以下属于拔罐的方法有
A.留罐法
B.闪罐法
C.走罐法
D.刺血拔罐法
6.治疗腰痛的主穴有
A.大肠俞
B.阿是穴
C.委中
D.腰阳关
7.下列属于奇经八脉的是
A.督脉
B.任脉
C.冲脉
D.带脉
8.针灸治疗小儿惊风可选用的穴位有
A.水沟
B.印堂
C.合谷
D.太冲
9.治疗牙痛可选用的穴位有
A.合谷
B.颊车
C.下关
D.内庭
10.下列属于针灸异常情况的有
A.晕针
B.滞针
C.弯针
D.断针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针灸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来实现的。()
2.人体经络系统主要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3.针刺得气的标志是患者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4.艾灸主要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的作用。()
5.治疗面瘫时,面部穴位应尽量采用深刺。()
6.中风后遗症期应以扶正为主。()
7.拔罐时罐具吸附过紧不易取下时,可采用热敷法使其取下。()
8.针灸治疗痛经,实证多采用泻法。()
9.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的穴位不宜针刺。()
10.电针的刺激强度越大,治疗效果越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针灸治疗原则的含义。
答:补虚泻实即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三因制宜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调和阴阳使阴阳协调平衡;疏通经络能通畅气血,使经络气血运行正常。
2.写出手三阴经的起止穴位。
答: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
3.简述拔罐的注意事项。
答:要选择肌肉丰厚、皮下组织充实且毛发较少的部位;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罐具;留罐时间适中;皮肤破溃、过敏处不宜拔罐;拔罐后注意保暖。
4.针灸治疗痹证的选穴原则及常用穴位。
答:选穴原则以局部选穴与循经选穴相结合。常用穴位如阿是穴、局部经穴,上肢选肩髃、曲池等,下肢选环跳、阳陵泉等,行痹配膈俞、血海,痛痹配肾俞、关元,着痹配阴陵泉、足三里。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答:准确辨证选穴,操作规范熟练,得气感强,结合合适补泻手法。同时可配合艾灸、推拿等综合治疗,还应注意患者心理状态,做好沟通。
2.谈谈你对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认识。
答:中风病针灸治疗在急性期醒脑开窍、疏通经络,取水沟、内关等;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注重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经络,配合肢体康复训练。早期介入可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3.怎样预防针灸意外情况的发生?
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好患者评估。操作前检查针具,规范操作手法,注意针刺深度、角度。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做好解释安抚,治疗后告知注意事项。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