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7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国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03年,晚清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要手段(工具),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载体),民国初年迅速蔓延至白话教科书、白话告示、白话宣传品等,自然也包括白话小说、戏曲、通俗歌诗等文学体裁。这说明清末民初(???)
A.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日益深入
C.各种进步势力达成改革共识 D.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2.有人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各项中能够证实这一观点的是(???)
①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②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中国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信仰之自由”,同时颁布行政命令规定学校不准读经,不准祀孔,广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学校废除了尊孔读经,把孔庙改为学校或习艺所,停止了祀孔典礼。该举措的出台(???)
A.铲除了专制制度的社会土壤 B.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C.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 D.利于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4.中华民国建立后,在孙中山号召下,广大革命党人把建设看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天职”,纷纷投入实业建设。于是,全国很快兴起了一场“产业革命”的热潮。这场热潮(???)
A.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践行了“民权主义”的思想 D.促进了全国各阶层思想解放
5.下图所列为1919年4月《教育潮》的创刊宣言。这表明该刊编者认识到(???)
本杂志以开发教育真义,力图改进为宗旨,抑潮之为物,有扫腐摧圣之势力,除旧布新之功用者也。
(一)精神潮流一一即一时代思想之集合。
(二)时代潮流——即一时代世界大势之所趋。
(三)社会潮流—一即一社会之现状。
A.教育变革对培养国民的重要作用 B.民主科学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武器
C.青年学生是革命的主力力量 D.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6.下图是《广东白话报》创刊号(1907年)报头漫画。画中将报纸比作照妖镜,使人前衣冠楚楚的官员化成狗形。据此可推知,此报意在(???)
A.推广白话文字 B.宣传革命思想
C.揭露官场丑恶 D.推动变法运动
7.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反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C.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D.太平天国运动进展迅速
8.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9.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其中“创立民国”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0.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同盟会
11.民国时期,明末清初历史人事进入文人学者研究和编创的视野,尤其是《桃花扇》,因其涉及到历史兴亡、忠奸斗争和情理冲突等多个主题,被小说戏曲作家多次借用和改编。这一现象(???)
A.呼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C.迎合了文学革命的潮流 D.凸显了文人的保守意识
12.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独立与进步 D.道德与科学
13.武昌起义刚爆发,英国《泰晤士报》很快就发表评论说:“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阶段流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