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软件安全漏洞测试及防范教程
TOC\o1-2\h\u13910第一章软件安全漏洞概述 2
69811.1漏洞的定义与分类 2
67841.1.1漏洞的定义 2
236591.1.2漏洞的分类 2
150451.2漏洞产生的原因 3
190911.2.1编程错误 3
53811.2.2设计缺陷 3
63461.2.3配置不当 3
128291.2.4代码复用 3
200841.2.5系统漏洞 3
322371.3漏洞的潜在危害 3
270621.3.1数据泄露 4
247481.3.2系统破坏 4
46181.3.3资源滥用 4
111651.3.4法律风险 4
175531.3.5品牌形象受损 4
15519第二章漏洞测试基础 4
286422.1漏洞测试的基本流程 4
59512.2常用漏洞测试工具介绍 5
254472.3漏洞测试的最佳实践 5
26403第三章缓冲区溢出漏洞测试及防范 6
221483.1缓冲区溢出漏洞原理 6
161413.2缓冲区溢出漏洞测试方法 6
118093.3缓冲区溢出漏洞防范策略 7
16587第四章SQL注入漏洞测试及防范 7
69854.1SQL注入漏洞原理 7
322044.2SQL注入漏洞测试方法 8
174044.2.1手动测试 8
74744.2.2自动化测试 8
285254.3SQL注入漏洞防范策略 8
31638第五章跨站脚本攻击(XSS)测试及防范 9
146505.1XSS攻击原理 9
230095.2XSS攻击测试方法 9
111095.3XSS攻击防范策略 9
7133第六章跨站请求伪造(CSRF)测试及防范 10
238326.1CSRF攻击原理 10
236676.2CSRF攻击测试方法 11
257156.3CSRF攻击防范策略 11
3245第七章文件包含漏洞测试及防范 12
71677.1文件包含漏洞原理 12
153517.2文件包含漏洞测试方法 12
1197.3文件包含漏洞防范策略 13
23345第八章目录遍历漏洞测试及防范 13
209908.1目录遍历漏洞原理 13
65498.1.1定义 13
153688.1.2原理 13
126658.2目录遍历漏洞测试方法 14
85688.2.1手动测试 14
277658.2.2自动化测试工具 14
222118.3目录遍历漏洞防范策略 14
85708.3.1输入验证 14
87308.3.2访问控制 14
176288.3.3输出编码 14
230118.3.4定期更新和漏洞修复 14
8535第九章信息泄露漏洞测试及防范 15
317609.1信息泄露漏洞原理 15
190969.2信息泄露漏洞测试方法 15
115399.3信息泄露漏洞防范策略 15
7391第十章综合防范与案例分析 16
1727310.1漏洞修复与加固策略 16
3139110.1.1漏洞修复流程 16
2803210.1.2加固策略 16
1647010.2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16
1026410.2.1安全防护体系架构 16
2661110.2.2安全防护体系实施 16
1515310.3典型漏洞案例分析 17
2469610.3.1SQL注入漏洞案例分析 17
1978810.3.2跨站脚本攻击(XSS)案例分析 17
96810.3.3文件漏洞案例分析 17
第一章软件安全漏洞概述
1.1漏洞的定义与分类
1.1.1漏洞的定义
软件安全漏洞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设计、实现或配置上的缺陷,导致软件在运行时可能被攻击者利用,进而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的缺陷。漏洞的存在使得攻击者可以绕过安全防护措施,获取系统敏感信息、篡改系统数据或控制整个系统。
1.1.2漏洞的分类
根据漏洞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可以将漏洞分为以下几类:
(1)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在处理数据时,未对输入数据进行有效限制,导致数据溢出到相邻的内存空间,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2)注入攻击:注入攻击是指攻击者在输入数据中嵌入恶意代码,使得程序执行攻击者指定的操作。
(3)跨站脚本攻击(XS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