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粤港澳调解员能力培训指南》
(征求意见稿)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2025年6月19日
《粤港澳调解员能力培训指南》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1.任务来源
2025年3月13日,《粤港澳调解员能力培训指南》获
批立项,由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提出并归口,澳门专业
调解员学会,专业调解员学会,香港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等单位共同起草。
2项目背景
国内调解发展迅速,人民调解法立法于2010年一路发
展,到2016最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多元化纠
纷解决机制改革的意见,调解走向多源争议解决源头治理的
发展道路。近10年调解也从以商事调解走向行业多元争议
解决方向除商事调解也有劳动争议调解、知识产权调解。一
时间国内增多了不少调解组织提供调解服务、培训工作。
在202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法律部门为促进调解工作设
立具权威性、高层次交流和合作的大湾区调解平台。平台目
的以推广调解在大湾区内广泛应用。大湾区调解平台于
2021年12月通过及施行《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资格资历评
审标准》、《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专业操守最佳准则》和《粤
港澳大湾区跨境争议调解示范规则》,然而当中的调解培训
内容板块上仍未有清晰定位,三地调解员能力在某程度上仍
未完全统一。因此,制定三地共用标准统一调解员课程培训
内容是首要任务。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
区域间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愈发频繁,跨境劳动争议、商事
纠纷等案件数量持续攀升且呈现复杂化、多样化趋势。然而,
粤港澳三地在调解员培训体系、资质认定标准等方面存在显
著差异,导致调解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有效应对新
形势下的跨境纠纷调解需求。为打破区域壁垒,构建专业化、
规范化的调解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大湾区调解事业协同发展,
《粤港澳调解员能力培训指南》团体标准的制定追在眉睫。
在粤港澳大湾区调解事业迈向规范化的进程中,调解员
培训课程质量巳成为衡量其专业资质的核心指标。自2024
年《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名册》出台之后,三地社会各界对
调解员培训课程质量与监管体系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为更有效地统一湾区调解员资历,搭建互通互认的调解
桥梁,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积极响应行业需求,推动《粤
港澳调解员能力培训指南》团体标准正式立项。
3项目必要性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湾区内的经济贸易、
民事往来愈发频繁,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新就业形态劳动
者数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纠纷数量增加以及种类复杂
多样。然而,湾区内的法律、调解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导
致跨区域调解难度较大。因为三地调解的规章制度不同,缺
乏统一规范的培训体系,所以调解员的能力也存在参差。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文件,规范三地调解员培训内容
和要求,以培养专业素养一致、具备跨区域调解能力的调解
员队伍,打破三地调解工作的隔闵,促进大湾区纠纷解决机
制的融合,提升区域整体法治环境,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发
展。
本文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职业能力提升,通过制
定统一培训指南,填补行业标准空白,以标准化、规范化路
径重塑调解人才培育体系。其核心意义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打破三地培训体系割裂现状,构建涵盖法律适用、
跨境调解实务等核心能力的培训框架,帮助调解员培训机构
实现从零散培训向系统专业培育的跨越;
其二,以统一文件为基石,打破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资历
认证壁垒,有利于推动调解员资质互认,促进三地调解人才
流动与经验共享,提升区域调解服务整体效能与公信力;
其三,填补大湾区调解行业标准的空白,为全国跨区域
人才标准建设提供“湾区样本“,助力构建更具专业性、协同
性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保障。
3.主要参编单位和工作组成员
起草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澳门专业调解员
学会、专业调解员学会、香港知识产权顾问有限公司。
工作组成员:杨洁、李颖锋、蔡乔、张嘉盈、吴中哲、
赵达源、周伟欣、陈惠仪、陈帅雄、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