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合格考知识清单(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1万年)

(1)含义: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代表: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活动:

①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②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时间:距今约1万年。

(2)含义: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3)生产活动:

①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②生产方式:农业—畜牧。(经济革命)③生活:定居。

(4)文化特征:①分布广泛;②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5)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7000-5000年

①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盛产彩绘陶器,以粟作为主要栽培物。

②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距今约5000年

①黄河流域:龙山文化(代替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产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②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盛产精美的玉器,并出现大规模祭坛、神庙。

3.原始社会分期

(1)原始人群。

(2)母系氏族社会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

②生产生活: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生产生活:

a私有制产生,社会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b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二、早期国家的建立

1.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禅让制

2.夏朝(BC2070—BC1600)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权力继承: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文化遗存: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3.商朝(BC1600—BC1046)

(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商朝的都城最终定于殷,所以也称殷朝,商朝都城遗址被称为“殷墟”。

(2)代表文化

①甲骨文:多为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亦称“甲骨卜辞”。甲骨文是现今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②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3)国家结构:内外服制。

4.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周朝定都于镐京,史称西周。

(2)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①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拱卫周王室统治

②分封对象:王族(分封主体)、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③主要封国:晋鲁燕(王族)、齐(功臣)、宋(古代帝王后代)等国。

④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⑤作用:

积极:巩固统治,开疆拓土;

消极:诸侯独立性强,西周晚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周王室衰微。

宗法制

①概念:以父系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②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③特点:家国一体。

④森严的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先后顺序不能出错)

⑤作用:宗法制与分封制互相补充,解决了统治集权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⑥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5.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

(1)农业: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2)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三、早期国家的特点

1.政治特点:

(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理解:商王占卜决定军国大事)

(2)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3)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中央集权。(理解:分封制)

?注:周王室只能间接管理地方,中央和地方是两个系统

2.经济特点: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青铜铸造发达。

3.文化特点:出现了成熟文字;礼乐文化;逐渐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史称为“春秋五霸”。(注意先后顺序)

2.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3.华夏认同: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文档评论(0)

教育培训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育、人力资源、IT、生活百科等知识分享,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水平等级及职业资格等各种考试真题、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料的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