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9T 124-2011 鱼类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VIP

DB1309T 124-2011 鱼类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52

DB1309

沧州市地方标准

DB1309/T124—2011

鱼类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ControlTechniquefortheDiseaseofFishPoisonedbythePrymnesiumParvum

2011-07-30发布2011-10-30实施

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09/T124—2011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制。

本标准由沧州市农牧局提出。

本标准由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才全、张爱华、王艳艳、曹洪泽、李文敏、李国信、王国栋、何树金。本标准于2011年7月30日首次发布。

DB1309/T124—2011

1

鱼类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鱼类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的病原、发病与流行情况、诊断和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鱼类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病原

三毛金藻(PrymnesiumParvum)又称土栖藻。三毛金藻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鱼类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4生物学特性

4.1形态特征

三毛金藻系周质柔软、容易变形的单细胞藻类;侧面观一般为长椭圆形,横截面为广椭圆形;盖有极小而薄的鳞片;大小为(8.33~15)μm×(5~13.5)μm。前端顶生3根鞭毛,中间1根短鞭毛,仅为长鞭毛长的1/4左右;左右2根长鞭毛几乎等长,略长于体长。体内有2片黄绿色色素体;在色素体的周围或藻体后端,常有数量不定的白糖体颗粒;在近鞭毛基部有1个伸缩泡。运动时,多左旋向前运动,有时1根长鞭毛向前伸展,另1根长鞭毛向后伸展;有时2根长鞭毛同时向后;短鞭毛始终指向前方。

4.2生活习性

通常是在夜间进行细胞分裂繁殖;环境恶劣时可进行孢子繁殖。适于繁衍的生态条件是:盐度0.9~10.88,硬度(5.36~64.65)mmol/L,碱度(1.776~10.80)mmol/l,氨氮(0~0.25)㎎/l,磷酸盐(0~0.16)㎎/l,pH7.4~9.3,水温1.5℃~29℃。可以生长的盐度为0.6~70,在低盐度中繁殖较在高盐度中为快;水温-2℃时仍可生存,并产生危害。

5发病、流行情况

5.1发病水体

DB1309/T124—2011

2

流行于内陆盐碱地半咸水池塘及淡水水域。

5.2流行季节

主要发生于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少有发生。

5.3危害品种

危害鲢鱼、鳙鱼、鳊鱼、草鱼、梭鱼、鲤鱼、鲫鱼等多种鱼类,夏花至亲鱼均可受害。

6诊断

6.1症状

6.1.1中毒初期:鱼焦躁不安,呼吸频率加快,游动急促,方向不定。

6.1.2中毒中期:反应逐渐迟钝,鱼开始向鱼池的背风浅水角落集中,少数鱼静止不动,排列无规则,受到惊扰,即游向深水处,不久又返回。

6.1.3中毒后期:自胸鳍以后的鱼体麻痹、僵直,尾鳍、背鳍、腹鳍都不能摆动,只有胸鳍尚能摆动,但不能前进,鱼布满池的四角及浅水处,一般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受到惊扰无反应,触之也毫无反应,呼吸极其微弱,濒死前出现间歇性的挣扎呼吸,不久即失去平衡而死。

6.2病理变化

鱼体分泌大量黏液,从胸鳍开始各鳍基部逐渐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淡,鳃盖、眼眶周围、下颌、体表充血,红斑大小不一,有的连成片。

6.3显微镜检查

取水样镜检,三毛金藻占藻类总数的50%以上,呈优势种群。低倍镜下见圆形或椭圆形藻体,体内有一发亮区(白糖体),运动轨迹呈螺旋形;高倍镜下可见藻体顶生三根鞭毛。

7防治措施

7.1肥水

定期向池中施无机肥(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尿素等)或施腐熟的有机肥(鸡粪等)。使水中氨氮稳定在0.25㎎/l以上,氨氮和有机物耗氧量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7.2降碱

适时向池中施有机酸,使池水水质符合GB11607规定。

7.3杀灭病原体

全池泼洒硫酸铜,用量7g/m3水体,用法应符合NY5071。

7.4解毒

全池遍洒0.3%黏土泥浆水。

7.5常用肥料和降碱物质及使用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