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语文(福建卷)(考试版A4).docxVIP

2025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语文(福建卷)(考试版A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福建卷)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根据相关内容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论语〉十二章》中“_,”意思是选择对方的优点而学习,如果自己也有对方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以比喻的方式生动描写月光下的动态之水和静态之月影的句子是:“_,。”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透露出诗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的诗句是:“_,。”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无所畏惧的精神的诗句是:“_,。”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数智技术在人类思维和算法策略的指引下,和时间赛跑,让时光①(nì)流,成功应用于美术类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修复,大大缩短了人工修复的时间周期,在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

中国历代绘画蕴藏着承②(zài)中国精神的文化标识和基因密码。由于自然灾害、历史变迁,不少绘画类文物受到破坏,以人工方式修复存在周期长、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然而,通过AI修复师的“数字之手”,短时间内就可以使修复后的美术经典()。比如,基于百度文心大模型,用户可以通过AI画笔在短时间内“补全”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残卷。经过“虚拟修复”后的作品,与原作构图、意境等审美特征相(),使两段残卷实现了数字化合③(bì)。这种快捷性与无缝性,正是因为AI数据库储备了大量古画素材,依据数据大模型进行快速渲染、高效修复,让古画在新时代焕发()的生命活力。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重见光明吻合经久不衰B.重见光明符合历久弥新

C.重见天日吻合历久弥新D.重见天日符合经久不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B.在驱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

C.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

D.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

3.名著阅读交流。(6分)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情节说明理由,不少于100字。

《红星照耀中国》《朝花夕拾》《水浒传》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7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①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②莫上关③。

【注】①端居:平居,犹言平时、平素。②应门:指看门的人。③上关:上闩。

4.请写出诗人“满目望云山”的时间、地点以及心境。(3分)

5.本诗最后一句“应门莫上关”富有意蕴,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9题。(16分)

材料一:

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见,高言愈张。子静曰:“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①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②焉。”遂书为之记。

(节选自梅曾亮《钵山余霞阁记》)

【注】①决版:决堤。②当:适宜。

材料二: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6.下列对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之事如山/出云/

文档评论(0)

136****26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