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技术规范》.docx

《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020

CCS

FORMTEXTGBC

FORMTEXTC05

FORMTEXT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团体标准

T/FORMTEXTGBC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技术规范

FORMTEXT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ZhuLianacupuncturetreatmentofphase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物品编码与标准化促进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BCXXXX—XXXX

PAGE5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BCXXXX—XXXX

PAGE6

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诊断与分期、穴位选择及定位、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疗效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024针灸针

GB/T12346经穴名称与定位

GB15982医院卫生消毒标准

GB/T21709.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GB/T40997经外奇穴名称与定位

DB4501/T0040朱琏针法治疗操作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朱琏针法ZhuLianacupuncture

以兴奋法或抑制法针刺操作的治疗方法。

[来源:DB4501/T0040,定义3.1]

兴奋法excitingneedlingmethod

以短促的进退或捣针为主,相对刺激量不大、频率慢、时间短暂、患者感觉刺激量较轻的针刺方法。

[来源:DB4501/T0040,定义3.2]

抑制法inhibitingneedlingmethod

以快慢交替的捻针为主,相对刺激量大、频率快、时间较长、患者感觉刺激量较重的针刺方法。

[来源:DB4501/T0040,定义3.3]

指虚gentlefingering

手指持针的力度较弱,以拇指指甲前端不变白为度。

[来源:DB4501/T0040,定义3.4]

指实strongfingering

手指持针较强的力度,以拇指指甲前端稍变白为度。

[来源:DB4501/T0040,定义3.5]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facialparalysis

由原因不明的茎乳突孔(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与水肿导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诊断与分期

诊断

中医诊断

诊断要点如下:

起病突然,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疼痛或发热;

多在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頰;

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

西医诊断

诊断要点如下:

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脑CT、MRI检查正常。

分期

急性期:发病15?d以内。

恢复期:发病16?d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超过6个月以上。

穴位选择及定位

穴位选择

急性期取穴

主穴

患侧阳白、攒竹、四白、颧髎、颊车、听会、翳风,双侧合谷。

配穴

配穴如下:

额纹消失:患侧颔厌、头维;

不能皱眉:患侧上关、眉冲;

眼睑闭合不全:患侧鱼腰、丝竹空、瞳子髎;

鼻唇沟变浅:患侧迎香、巨髎;

人中沟歪斜:水沟、兑端;

口角歪斜:患侧地仓、下巨髎、下禾髎;

颏唇沟歪斜:承浆;

示齿不能:患侧巨髎、禾髎;

听觉过敏:患侧听宫、新会;

耳后疼痛:患侧完骨;

味觉丧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