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古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孔子为什么无法决断两小儿的辩论?
答:孔子无法决断两小儿的辩论,因为两小儿各自提出了看似合理的理由,但这些理由都是基于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并没有科学依据。孔子虽然知识渊博,但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下,他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2.两小儿辩论的主题是什么?
答:两小儿辩论的主题是太阳在不同时间距离地球的远近问题。一儿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另一儿则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3.两小儿各自提出了什么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答:第一个小儿认为太阳早上大如车盖,中午则如盘盂,认为远者小而近者大;第二个小儿认为太阳早上沧沧凉凉,中午如探汤,认为近者热而远者凉。
二、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楚人为什么在船上刻记号?
答:楚人在船上刻记号是因为他想标记剑掉入水中的位置,以便之后能够找回剑。
5.楚人的行为为什么被称为“惑”?
答:楚人的行为被称为“惑”,因为他没有理解船和剑是相对运动的,船在移动而剑沉入水中不动,所以他在船上刻记号并不能帮助他找回剑,这种行为显得非常愚蠢和不理智。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解决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能盲目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否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三、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宋人为什么放弃耕作而守株?
答:宋人放弃耕作而守株,是因为他偶然在田中的树桩旁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他希望再次通过守株待兔的方式得到兔子。
8.宋人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
答:宋人最终没有再次得到兔子,反而因为放弃耕作而守株的行为,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柄。
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赖偶然的好运,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依赖偶然事件是不稳定且不可靠的。
四、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0.宋人为什么要揠苗?
答:宋人揠苗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禾苗长得太慢,希望通过拔高禾苗来帮助它们生长。
11.宋人揠苗后的结果是什么?
答:宋人揠苗后,他的禾苗都枯死了。
1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破坏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我们应该耐心等待,让事物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
五、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请画地为蛇,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3.楚人为什么要画蛇?
答:楚人画蛇是因为祠者赐酒,但酒不够多人分饮,所以他们决定通过画蛇比赛来决定谁先饮酒。
14.画蛇添足的人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
答:画蛇添足的人最终失去了饮酒的机会,因为他在蛇画好后,又给蛇画了脚,结果被另一个人抢先完成,夺走了酒。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适可而止,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可能会失去原本可以得到的东西。
通过这些古文阅读题目及答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含义,学习古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9254.1-2021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 发射要求.pdf VIP
- 老年人头晕及眩晕治疗方案PPT课件 (1).pptx VIP
- 内镜的结构课件.pptx VIP
- 电子商务法(第二版)课件全套 朱晓娟 第1--9章-电子商务法概述---电子商务的争议解决.pptx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结算审计档案范本.doc VIP
- 医院培训课件:《脊髓性肌萎缩症(SMA)》.pptx
- 建筑工地基孔肯雅热防控和应急方案.docx VIP
- Samsung三星智能佩戴设备 Galaxy Watch Ultra使用手册_第2部分产品.pdf VIP
- 外墙真石漆作业指导书.docx VIP
文档评论(0)